关系|心理学角度阐述行为与态度、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五 )


这些行为仅仅只是作用于当下,却不会对未来产生影响。如果想让行为影响到的未来,那么就必须让行为影响到态度层面。
从长远地看,行为对态度产生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比如前文提到的“狗握手”的例子,就是通过列联强化,在一次又一次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改变了宠物狗的态度。
而小孩的成长,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环境中,通过观察性学习、教诲性学习,逐渐改变自我态度的过程——小孩的成长过程,就是无数段态度的改变历程。
行为能够反其道而行之,影响态度改变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三种心理反应中:
关系|心理学角度阐述行为与态度、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文章插图
从婴儿时期开始,我们就带着好奇的的目光观察着这个世界,也就是归因理论——我们通过对行为进行因果分析,借此来增强我们对行为本身的认识和控制,从而指导我们产生某些特定行为意向。
1)自我归因
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情绪(性格)归因和情境归因,前者自发产生,后者由环境影响。
关系|心理学角度阐述行为与态度、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文章插图
比如当我们在工作当中犯了某些错误被领导批评,此时出于本能反应,自身会进行防御,同时触发情境归因,利用情境线索来挖掘蛛丝马迹,解释事情失败的原因;
而领导则会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是做事的人没有达到相应的能力,认为是员工的情绪归因导致了这件事情的失败。
2)自我说服
就更好理解了,最好例子就是演员。
演员往往需要通过自己说服自己,才能沉浸到该角色的情绪当中去,这样才可以扮演好这个角色。所以自我说服就是由个体心中自发性地产生对态度的催眠,从而改变行为的一种心理暗示。
3)自我辩解
在心理学上认为“认知失调”是产生自我辩解的主要原因:
当认知成分(信念、态度或对自己行为的了解)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为了抵消产生失调的落差感,个体必须通过改变态度来消除这个落差,而辩解是最好的抵消方式——改变自身的态度或信念以证明由情境引发的行为存在合理性。有个很形象的例子:
「善意的谎言就是利用“欺骗”这一行为来达成目的——由于认知失调引起了态度上的反感(也就是失调),为了抵消这种反感,内心就会触发心理暗示——“这件事情是对的”来催眠自己的态度。」
如果态度的改变是为了追随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由个体自发产生,那么在行为完成之后个体必然会对这个行为感到羞愧或是恶心,甚至是为此担负责任。
关系|心理学角度阐述行为与态度、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文章插图
除了自我辩解以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抵消认知失调,激励措施是其中一种:
通过奖赏激励或威胁手段引发个体产生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举个例子:为了让参与者到现场参与调研活动,而这场活动需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的付出,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些参与者自愿来参加调研活动呢?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提供奖励措施,参与者就会产生“拿钱办事”的心理暗示,来抵消这种行为和态度不一致的失调。
如果本次调研活动需求成本太高,那么这个认知失调也会相应地被放大,解决的办法就是“激励越强,行为顺从也就越顺”。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 “如果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能够通过情境力量而得到足够的合理化,那么它就不会引发认知失调”。
放在例子中理解就是“拿了钱,就可以让我的行为合理化”。总之,为了促使认知失调达成平衡,个体的心理都会自发地通过多种途径来抵消这种失调。
除了自我辩解和心理暗示外,还有:

  • “应付”是一种通过弱化行为从而减少认知失调的有效措施;
  • 有一些则是通过物理手法,比如失恋了通过酒精来麻醉自己从而减小认知失调。
总之,出于自我防护的本能,人们往往会选择看似“阻力最小”的途径来抵消认知失调。
最后结尾,举一个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论证“行为能够改变态度”的实例:
四、案例描述拼多多目前的市场定位正在逐渐转型,以三四线城市作为基础,向着一二线城市发力。
三四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二线城市的人群其消费水平质量更高,为了在电商竞争中分得更多的羹,拼多多必须向高端市场进军才能产生更多的利润。
但是如何消除这些一二线城市主流消费人群心中对拼多多的固有评价性倾向——便宜、廉价、卖假货的态度,是摆在拼多多面前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