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实现的战略就是吹牛皮,能实现的吹牛皮就是战略”( 八 )


华为人才管理的机制是:吸引人才 , 尊重人才 , 激发人才 , 但是不迁就人才 。 不迁就人才的前提就是有人才的储备 。 华为人才储备实行的是长板凳计划 , 办公室门口就有人等着 ,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 在人才获取方面 , 构建以院校优秀毕业生为主体、业内专才为补充、高端专家为关键的综合人才获取机制 , 广纳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 在专业化方面 , 构建公司专家体系、尊重与鼓励专家积极贡献;提倡工匠精神、增强实操类员工的贡献价值感 。 在驱动力方面 , 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工资体系、短期激励体现绩效结果、长期激励分享公司发展成果的薪酬结构 , 及时回报人才的创造贡献 。 在人才梯队方面 , 坚持优胜劣汰的赛马文化 , 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 及时清理低绩效与惰怠员工 。 在学习与发展方面 , 华为员工对自我发展负责 , 任职资格牵引 , 训战结合、实践发展的方式提升人才的岗位技能 , 从而构建了完善的人才管理体制 。
有人问我 , 华为的人单边作战能力怎么样?你们是靠平台还是单兵作战能力?我说 , 这两方面都有 , 正因为华为有这样的平台 , 人员进来就会变成人才 , 必须提升自我 。 这就叫“蓬生麻中 , 不扶自直” 。 你要是不长成 , 就没有空气和养分 。 只要机制建设得成功 , 就能把秀才变成士兵 , 把士兵变成班长 , 把班长变成将军 。
人才的成长除了机制之外 , 还有环境与氛围 。 华为对于干部队伍 , 能够主动识别、大胆使用、合理流动 , 让优秀干部加快成长 , 形成看得清、拔得起、流得动的环境 。 华为的专家队伍 , 不断优化人才管理机制 , 让优秀人才找得到、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 华为的人才管理机制 , 主要集中于人才的选、用、留、育、管 。 我们通常说的选、用、育、留 , 已经过时了 。
干部队伍是人才梯队的火车头 , 只要政治路线确定以后 ,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 华为对干部的要求 , 坚持从成功实践中去选择干部 , 让更多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 具备战略洞察能力和决断力、战略管控能力 , 崇尚战斗意志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干部 , 走上更加重要的岗位 。
(四)激励管理框架
“没实现的战略就是吹牛皮,能实现的吹牛皮就是战略”文章插图
围绕提升绩效效果 , 激活组织和员工 , 激励管理需要全面的结构性思考 。 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 , 物质激励是为了让人才更好地活着、存在 , 延续生产力 。 非物质激励是为了体现存在的感觉 , 让人才更有存在感 。 所以一般不但要做物质激励 , 还要做非物质激励 。 我们鼓励大家做各种颁奖晚会 , 目的就是为了彰显存在感 。 物质激励是让付出得到回报 , 非物质激励是让别人觉得自己活得很好 , 从而鼓励人才 , 进行自我成长、自我进取 。 当然非物质的基础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 , 精神文明要在适当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才能构建起来 。
一个企业可分配的物质激励 , 是收入减掉非雇员成本与费用 , 等于可供分享的利益 。 这利益一部分是分给劳动所得 , 一部分是分给资本所得 。 这两部分各自要分多少?华为的标准 , 因为创造价值的主体是劳动 , 所以劳动所得是资本所得的三倍 。 劳动所得 , 就是工资奖金福利 , 资本所得就是员工的股票收益 。 这样分配的第一刀就切出来了 。 接下来再从地域、区域、机关层面分 。
“没实现的战略就是吹牛皮,能实现的吹牛皮就是战略”文章插图
任何组织和个人的物质回报 , 都是按比例来源于价值创造 。 华为分配的原则是获取分享制 , 多劳多得 , 鼓励冲锋 。 华为所有的钱来自于项目 , 项目的达成可以生成奖金 , 超目标超计划完成的项目可以加速生成奖金 。 所以大家都积极参与项目 , 因为不参与就没有奖金 。 华为分配的原则是按照责任结果分 , 学历、知识、工龄 , 都不是回报的要素 。 只有做出了贡献 , 才能得到相应物质回报 , 以及在公司里获取的机会 。 干部选拔的标准 , 仍然是基于贡献 。 绩效是分水岭 , 华为现在激励的原则和导向是 , 要在员工最佳时期给他最好的角色 , 让他做出最佳的贡献 , 得到最合理的回报 , 及时赚到钱 。
个体和群体的饥饿感是激活组织创造价值的合力 。 企业的管理 , 分好了钱 , 管理的一大半就解决了 。 我有个朋友 , 经营了一家五六十亿的公司 , 他曾经在2016年创新大会上遇到我们老板 , 就问我们老板:“我们也招了一些华为的人 , 他们很努力 , 加班加点 , 但是却没有创造出像在华为时一样的业绩 , 要怎么去激励呢?”任老板的回答只有三个字:分好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