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春期和|青春期孩子疏远父母、不听话,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孩子更需要父母

孩子到了青春期,各种问题涌现,叛逆不听话、抑郁、喜怒无常、沉迷网络、早恋、厌学、不良嗜好、离家出走、走极端伤害别人伤害自己。
与青春期和|青春期孩子疏远父母、不听话,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孩子更需要父母
文章插图
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不堪一击。实际上,很少有人真正理解青春期孩子,他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做出我们无法理解的举动。
父母和孩子经常一言不合发生冲突,《与青春期和解》指出,不是孩子过分要求自主,也不是父母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来源于误解。我们通常只看表象,而没有看到本质。
与青春期和|青春期孩子疏远父母、不听话,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孩子更需要父母
文章插图
孩子不想和父母待在一起《与青春期和解》中提到,青少年认为亲近或依赖父母是“幼稚的”,他们不想和父母待在一起,他们想要看起来更成熟、更独立。
14岁的儿子喜欢闷在家里,带他出去玩,他都拒绝。他收拾房间时,问需不需要帮忙,他说不需要。
以为他是闷骚型的孩子,喜欢独处。忽然有一天,他却走出家门,开始频繁和同学约会,周末两天分别找4个同学玩,进行不同的项目,摄影、打篮球、吃午餐、讨论学习。
与青春期和|青春期孩子疏远父母、不听话,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孩子更需要父母
文章插图
这不难理解,孩子和同学接受共同的知识,有这个年龄共同的爱好,有更多共同语言,在一起谈笑风生、自由自在。
而和父母的交谈,好像除了“作业做了吗?”“考得怎么样?”“努力学习”之外,就没有太多可聊的话题了。这些却都是孩子最想避开的话题,他不想白天和学习打交道,晚上和周末还要继续被学习压榨。
与青春期和|青春期孩子疏远父母、不听话,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孩子更需要父母
文章插图
10-25岁都处于青春期阶段,这期间会面临小升初、中考、高考、大学毕业,几次分离,会让孩子出现“感情末班车”现象,他们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和同学多多相处。
孩子不愿意听父母的话《与青春期和解》中提到,青春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正在进入抽象观念、假设情景和形式逻辑的世界,开始像成人一样思考,期待孩子仅仅因为你是父母就赞同你的说法是不现实的。像成人一样,青少年想要弄清每一个要求背后的基本原理。
家长则往往不理解孩子的思维变化,还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对待他。如果孩子认为父母制定的规则是控制和专制,孩子感到不合理,就会反抗。
同时,青春期孩子知识面很广,他发现父母也不再无所不知,所以也不再对你言听计从。
与青春期和|青春期孩子疏远父母、不听话,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孩子更需要父母
文章插图
我们的期待和孩子往往是不对等的,我们喜欢孩子每天快快乐乐地去学校,参加学校的每一项活动,在最该学习的时段好好把握,认真积极地锻炼身体,有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参加我们计划的外出活动。
孩子却感到在学校很疲惫,时不时爆发周一综合症、或假期综合症。只想参加自己喜欢的、能轻松驾驭的项目,有些项目就是勉为其难。
相对于学习他更想多休息,想到跑1000米就头疼想逃跑网络和打游戏才会让他感到放松和愉快。
房间乱点却让他感到安全,我们认为他找不到东西,他却认为不是大事。已经和同学约好外出,父母的计划在孩子计划之后,只能执行前者。
期待和现实的不一致,是我们认为孩子不听话的标志。其实,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不同频。
与青春期和|青春期孩子疏远父母、不听话,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孩子更需要父母
文章插图
孩子比看起来更需要父母《与青春期和解》中提到:孩子比看起来更需要父母,青少年甚至比年幼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爱,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获得自由,又害怕父母“抛弃”他们。
面对孩子想和同学一起玩,不听父母的话,我们认为孩子不需要父母了,可能会减少对孩子的关爱。其实我们又理解错了!孩子翅膀硬了,但是他并不能完全摆脱父母的帮助,他需要父母的关爱。
孩子到了青春期,我们对孩子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像小时候一样拥抱他,纵容他尽情玩耍,而总是给他提各种学业上的要求,总有很多行为我们看不惯,时不时给脸色看或发脾气。
孩子误以为父母不喜欢自己了,不像以前那样疼爱自己了,也会感到非常失落。孩子需要安全感,需要确信没有什么可以动摇父母对他们的爱。
与青春期和|青春期孩子疏远父母、不听话,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孩子更需要父母
文章插图
青春期孩子其实有很多无助的时候,身材走样、脸上长粉刺、生理期的不适感、生长痛、学业的压力、运动增加的痛苦、免疫力的挑战、同学间的矛盾、社交障碍,他们时常会感到心情忧郁,不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