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持牌消费金融迎重大利好,谁能抓住这波红利?( 四 )


因此 , 《网贷暂行办法》出台后 , 蚂蚁集团与金融机构合作时的议价能力可能会被削弱 。 服务费率有可能出现降低 。 而金融机构势必会寻求更多的外部合作平台 。
从客群上来说 , 蚂蚁集团消费贷的客群与消费金融公司的客群是重合的 。 两者的目标客群都是比银行优质信用卡用户再下沉一点的 。
所以 ,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 蚂蚁因合规而退出的市场 , 消费金融公司正好可以承接 。
但是 , 这种溢出的市场需求 , 会不会自动成为每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盘中餐”呢?显然不会 。 这是一个有门槛的机会 。
说白了 , 也只有已经具备强大的数字化能力的消费金融公司 , 才能接得住 。
对照蚂蚁集团的线上消费信贷业务来看 ,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首先要能够做到有效的风控 , 能帮助金融机构获客 , 并且能够提供贷后管理和催收服务 , 这样才能获得更多金融机构的青睐 。
蚂蚁集团等类似的互联网公司 , 早已意识到消费金融公司牌照的含金量 。
2020年8月 , 蚂蚁集团与其他投资者签署协议 , 拟成立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消金”) , 拟认缴注册资本金为40亿元 , 占其注册资本比例为50% 。
蚂蚁消金还在审批中 , 监管是否放行还未可知 。 只是蚂蚁这一举动 , 从侧面也说明了一点 , 那就是消费金融公司牌照变得越来“越香” 。
而早在蚂蚁之前 , 平安也拿到了一张消费金融牌照 , 将消费金融业务都纳入到了平安消金之下 , 总算让陆金所能名正言顺完成了上市 。
抓住机会还在于要更加关注政策的导向 。
当下 , 监管已在强化合规 ,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 防范过度金融消费等方面做出工作安排 。 这一政策将会带来相关业务的调整 。 而持牌消费金融作为强监管的对象 , 在学习政策与落实方面走在前列 , 已在积极跟进与部署 。
早顺应政策早把握主动 。 这也是此轮监管带来的最深刻的经验 。
综合来看 , 在“一收一放”的政策导向下 , 消费金融公司确实迎来了监管的红利 。 同时这个赛道更加开放 , 随着蚂蚁、平安的加入 , 也会更加健康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