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信用卡“A+”新核心系统成功替换“Vplus”( 二 )


但某种程度而言 , 平安银行别无选择 。
2016年 , 平安银行全面启动零售转型战略 。 从一开始 , 平安银行的高管班底就非常清楚 , 在零售的道路上 , 平安银行并不掌握先机 , 要想后来居上 , 唯有科技先行 。
早在2016年 , 平安银行已上线了“腾龙”新核心系统 , 迈进核心系统4.0时代 。 但平安银行很快发现 , 这远远不够 。 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 各项业务数据快速扩容 , 既有的大型机集中式系统成为了最重要的卡喉因素 。
平安银行采用的是国际上信用卡行业普及度较高的成熟系统“Vplus” , 运行基于IBM大型机 。 该系统优点是运行稳定 , 但客观上也存在架构陈旧的现实痛点 。 在零售转型的战略策动下 , 平安银行要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千变万化的用户需求中 , 敏捷开发成为了刚需 , 建立毫秒级实时交易风控和小时级日终账务处理能力更是刻不容缓 。 账户颗粒精细度不足、核心规则刻板 , 沟通成本高、处理周期长等原核心系统的问题就愈发突出 。 而更重要的是 , 在平安打造“开放性银行”的长远布局下 , 主机软件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也将长期掣肘银行发展 。 尽管此时的平安银行尚未完全摆脱资本金掣肘 , 但布局智能化的决心却空前炽热 , 持续投入科技层面的与突破也让平安银行有了自主研发核心系统的底气 。 打造一个“基于开放式平台建设新核心系统”实现技术的自主可控 , 成为了平安银行的重要目标 。 而这个率先突破的任务再次落到了“零售尖兵”的信用卡身上 。 2018年初 , 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为信用卡定下了“通过2到3年的时间完成老核心完全替代”的目标 。 这个时间表不啻一纸军令状 。 平安银行首席信息官张斌在接收到状令后 , 亲自挂帅开启了这段征途 。 在其后两年半的时间里 , “备战新核心”无疑成为了信用卡中心天字第一号的重任 。
(10月31日 , 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率高管团队出席“A+”投产成功仪式 。 )
作为一家商业银行 , 做这个项目的目标是采用面向未来的分布式和微服务技术体系 , 建立过去只有领先互联网公司才具备的能力:以更低的成本支持海量、大并发的业务处理、支持敏捷交付和创新、获得更高的系统可用性 。 眼下这套“A+”新核心系统基于平安银行自研的PaaS开放式平台建设 , 采用单元化分布式架构方案 , 将系统横向切分成小的单元 , 两地三中心的数据中心级高可用保障系统 , 能够快速实现故障隔离;多地域部署更灵活 , 可靠性高 , 扩展方便 , 业务处理也更顺畅 。
值得一提的是 , 平安集团“金融+科技”的定位主导下 , 集团也在经历科技大飞跃的发展阶段 , 这为平安信用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比如金融私有云的技术来自平安科技 , 人脸识别、区块链等技术则来自平安金融一账通 。 同样在积极部署去架构迁移的还有陆金所、平安人寿等集团子公司 , 技术交流和经验共享更是成为了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