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蚂蚁是如何逃避金融监管的?


蚂蚁集团上市 , 让我们得以观其业务全貌 。 人们发现 , 蚂蚁集团仅用16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线上消费信贷平台、最大的小微经营信贷平台、最大的线上理财服务平台和最大的线上保险服务平台 。 蚂蚁集团的核心业务已经和银行很相近 , 其实际拥有的客户群体、管理的信贷规模、管理客户资产规模(AUM)以及市场影响力都超过了很多传统的商业银行 。
马云说的似乎是对的 , 金融监管总是滞后于金融创新 。 蚂蚁集团的数字技术优势 , 是它得以成功的主要逻辑 。 同时 , 金融科技创新超越了现有的金融监管规则和理念 , 使得蚂蚁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金融监管的现有框架 , 这种“非对称监管”的优势也是蚂蚁成功的秘诀之一 。
我相信马云不是说不要监管 , 而是说监管要适应金融创新 。 所以 , 我们应该回到金融监管特别是银行监管的根本逻辑 , 界定金融科技公司在信贷分工和信用创造体系当中的角色 , 厘清金融监管的真正边界 , 建立起一套可以覆盖和指引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框架 。
01
蚂蚁集团的联合贷款模式及其本质:信贷分工
从监管的角度 , 我们需要重点考察的是信贷业务 。 蚂蚁集团的信贷业务是通过微贷科技平台提供 , 包括消费贷及小微贷 。 其“促成的贷款规模”近三年的复合增速为76.4% , 2020年6月底达到2.15万亿元 , 其中消费贷款1.73万亿元 , 小微贷款4217亿元 。 按照可比口径 , 蚂蚁集团促成的零售贷款规模在2019年就已经大幅超越各大国有行和股份行 , 若考虑蚂蚁集团促成的贷款在合作银行的重复计算 , 对比就更加明显 。
图1:蚂蚁集团与主要商业银行的零售信贷规模对比(亿元 , 不含按揭)
蚂蚁集团|蚂蚁是如何逃避金融监管的?
本文插图
资料来源:蚂蚁集团招股说明书 , wind , 招商银行研究院
蚂蚁集团所促成的信贷规模飞速增长 , 主要是依靠联合贷款以及助贷模式 。 2.15万亿元的贷款当中 , 属于蚂蚁集团的表内贷款占比只有2% , 其余的98%都是由合作金融机构发放或者证券化了 。 这里要说明一下 , 是蚂蚁集团的助贷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助贷机构 。 通常所说的助贷机构都只是帮助银行获客以及帮助客户准备申请资料 , 规模较小而且主要是区域性经营 , 不掌握流量入口也没有大数据风控能力 。 而蚂蚁集团的助贷和联合贷款的区别只是蚂蚁集团出资与否 , 贷款的获客、信评、定价以及贷后跟踪等环节主要掌握在蚂蚁集团手中 。 因此以下分析不再区分联合贷款或者助贷 , 统称为联合贷款 。
图2:蚂蚁集团的联合贷款模式
蚂蚁集团|蚂蚁是如何逃避金融监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