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淮海战场上,80万国民党军中有20余万杂牌,为何并未发挥作用


战场|淮海战场上,80万国民党军中有20余万杂牌,为何并未发挥作用
文章插图
淮海战役是国共两党之间规模空前的一次决战较量,解放军方面投入了陈毅、粟裕华东野战军和刘伯承、邓小平中原野战军60万大军,国民党军方面也投入了7个兵团80万部队,其中就包括第5军、第18师这样纯美械的头等精锐。在战役进程中,虽然国民党军在兵力上略占优势,又沿着津浦、陇海铁路配置兵力,却始终不能兵合一处,发挥出兵力优势。

战场|淮海战场上,80万国民党军中有20余万杂牌,为何并未发挥作用
文章插图
西北军要么战场起义,要么保存实力
在淮海战场上,驻扎着两支西北军部队,即第3绥靖区部队和刘汝明第8兵团,这两支部队都是从抗战劲旅第29军中发展出来的,战斗力绝对有保障,但长期受到中央军的歧视排挤、兵无战心。战役刚开始,第3绥靖区两个军数万部队就在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率领下战场起义,放开了台儿庄、贾汪防线,使驻扎在鲁南的华东野战军主力迅速南下,堵住了正在向徐州撤退的黄百韬第7兵团,赢得了淮海战役的“开门红”。
刘汝明兵团虽然自始至终都留在国民党军阵营中,但其在作战中始终以保存实力为原则,对上级的命令阳奉阴违。1948年11月上旬,刘峙命令刘汝明无论如何要留下1个师防守津浦路上的战略要点宿县,刘汝明表面答应,实际上并未照办。11月15日,中原野战军从河南方向赶来,一举攻克宿县,将国民党军徐州集团和蚌埠集团完全隔开,最终各个击破。对此,刘汝明后来振振有词的解释说:“他们老是想宰割我这点部队,如果要派一个师出击,我这个兵团还有什么作战力量?真是岂有此理!”

战场|淮海战场上,80万国民党军中有20余万杂牌,为何并未发挥作用
文章插图
【 战场|淮海战场上,80万国民党军中有20余万杂牌,为何并未发挥作用】粤军部队不听调遣,处处掣肘
淮海战役前,驻扎新安镇的黄百韬第7兵团合并了驻扎海州附近的李延年第9绥靖区部队,麾下扩充到5个军12万余人,其中包括第63军、第64军两支粤军部队,都是从广东军阀余汉谋那里调来的。第7兵团在奉命向徐州撤退途中遭到了华东野战军的阻击,眼看就要被合围。当时,黄百韬下令各部尽可能向西打,靠拢徐州近一分,就多一分安全。

战场|淮海战场上,80万国民党军中有20余万杂牌,为何并未发挥作用
文章插图
川军部队人心厌战,企图逃之夭夭
淮海战役期间,与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等精锐一起固守徐州城的还有孙元良第16兵团。虽然孙元良本人是黄埔一期生,北伐时期第1师第1团团长,堪称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但其率领的部队却是川军杂牌。孙元良的叔叔孙震系川军元老,抗战时期随邓锡侯第22集团军出川抗战,担任集团军副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