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名将杨芳真的是以“马桶阵”对抗英军吗?

自从科举兴起后,中国人进入仕途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正途”,也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体制内,另一种是“异途”,就是通过纳捐买到官职,也可以从军,凭军功谋得出身。然而,正途才是主流,异途出身的人发展前景受限,很难有大的作为。
古代的武官,大多文化程度很低,有许多甚至不识字,既通文理,又知兵事的儒将很少,而既能在战场上立下不世功勋,又能著书立说,或者留下传世名篇的,就更是凤毛麟角。有宋一代,仅岳飞一人达到了这种境界,终明一朝,也只有戚继光可称文武全才。而在清朝有一个武将,他不是“正途”出身,却武能跃马冲阵、斩将夺旗,文能诗文唱和、泼墨修书,还因军功被封果勇侯,绘像紫光阁,他就是被誉为“黔中三奇男”之一的清朝名将杨芳。

英军|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名将杨芳真的是以“马桶阵”对抗英军吗?
文章插图
杨芳,字通逵,号诚村,贵州松桃人。他少年时家贫,却胸怀大志,刻苦读书习武,然而科举不利,他于是另谋出路,掷笔从戎,投身行伍。
杨芳进入军队后,因为有文化,就担任了文书,当时的清军名将杨遇春见到他后,发现他知书识礼,武艺高强,觉得这是一个人才,于是让他当了一个把总,随军前去镇压苗民造反。由于他作战勇猛,每战都冲锋在前,因功被提拔为守备。
从嘉庆二年开始,杨芳随领侍卫内大臣额勒登保进剿川楚教乱,转战于川、陕一带。他胆大沉稳,智勇过人,经常孤身深入敌后观察地形,侦查敌情,额勒登保能最终平定教乱,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杨芳提供的准确情报。
杨芳作战,素来悍勇果决,经常率小股精锐骑兵迅猛出击。在嘉庆四年的一次战斗中,杨芳仅带九名骑兵追击敌人大部队,他发现数千敌军正在渡河,便让两人回去报告,自己带剩下的七人呼啸着策马猛冲上去。虽然他人数极少,却以声势震慑了对方,敌军不敢拦截他们,反而争相夺船渡河逃命。五艘渡船因人数太多而负重不堪,杨芳立马江岸,弯弓射去,“每发一矢覆一舟,五发五覆”,他射出五箭,居然射沉了五艘渡船。敌人全部落水,在河里挣扎,随后大军赶到,将敌全歼。杨芳因此立下奇功,被连升三级,任两广督标参将。
第二年,杨芳再次仅率几十名精骑冲击敌方大队人马,造成敌方混乱,清军大部队赶到后乘机势猛攻,擒斩无数,他因此被赐号“诚勇巴图鲁”晋升副将。

英军|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名将杨芳真的是以“马桶阵”对抗英军吗?
文章插图
杨芳的骁勇,朝野闻名,嘉庆帝对他也赞赏有加,有一次杨芳在作战时受伤,嘉庆帝亲自过问他的伤情。
嘉庆十一年,杨芳被任命为署理提督,他去上任时,把部队交给了副将杨之震,结果杨之震拖欠军饷,还用包谷代替大米做军粮,导致部队哗变。杨芳闻讯后,再次扮演孤胆英雄。史载他“单骑入賊,晓以顺逆厉害……众感泣愿降,遂宿营贼垒。”杨芳单人独骑来到叛军营中,晓以利害,说服那些人归降,晚上,他就睡在叛军营地里,勇气确实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