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新:造就历史的不是记忆,而是遗忘( 三 )
文章图片
唐代“彩绘胡人舞佣”
我是想借此说明 , 传统中华体制在扩张这个问题上 , 有的地方成功 , 有的地方失败 。 失败可能才是体制自身的问题所在 。
但我自己不是研究华南的 , 而且这个问题也主要在宋明清这些时代比较重要 , 而这个不是我的专业 。 我很希望别的学者能够就这个问题发问 , 但是我感觉中国历史学家一般都不肯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 。
南风窗:清朝时对于回疆、蒙古的那样一种间接统治方式 , 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罗新:那些都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体制出现之前的做法 , 不是清朝创造的 , 古代到处都是那个样子 , 全世界也都是那样做的 , 所以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 。 它跟现代民族国家体制下的国家结构根本不同 , 所以我觉得没什么经验教训可言 。
南风窗:现代民族主义运动造就了一批现代民族国家 , 但后果之一是世界范围内族群对立上升 , 有一种观点认为 , 太刻意地强调和追溯各个民族的身份和历史 , 会反而培育出民族的自我意识 , 是分裂对立的隐患 。 你在文章中也列举过土耳其的拉兹人的例子 , 其实也与此相近 。 看起来好像一民族基于它自身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身份认同 , 和国家认同两者之间是存在冲突的 。 所以实际的政治处理 , 也很棘手 。 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文章图片
列宁
罗新:举一个例子 , 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中曾进行过民族识别、民族分类、民族自治 , 大概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 , 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全世界对这套体制都是欣赏的 , 因为它有效地保证了少数人群的特殊权利 , 使得族群之间不致发生民族主义浪潮下的冲突 。 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的重大转型 , 很多地方都发生了严重的以族群、人群为单位的对立冲突 , 这又使得很多人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
在我看来 , 这个问题短期内不会有很好的办法 。 但是长远地看 , 归根结底 , 任何以人群为单位的政策分类都是需要重新审视的 。 早就有遗传学者指出 , 人类基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个体之间 , 比较而言 , 地域与族群间的差异反倒无关紧要 , 而且在种族与种族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 , 根本不可能描画出有科学依据的分界线 , 种族概念也没有遗传学依据 。 因此 , 个体差异大于族群差异 。
族群、民族的分类 , 恐怕是政治性“社会—文化建构”的成分 , 要远远大于生物学的科学依据 。 当我们宣称自己的族群归属时 , 更多的是一种主观认同 。 而且种族观念、人种分类知识是危险的 ,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的种族主义学说影响到政治实践中 , 最极端的就表现为种族灭绝 。
文章图片
德国人纪念二战“水晶之夜”遇难者
既然这样 , 权利就不应该是人群的权利 , 应该是个人的 , 只有个人的权利被尊重 , 群体的权利才成为可能 。 现在的方法是尊重群体 , 但是群体的权利是抽象的 , 对个人很难保障 , 那么冲突就很难避免 。
南风窗:历史有时似乎会表现出往复 , 我们以前总有“以史为鉴”的说法 , 你认为后人可以以史为鉴吗?
罗新:“以史为鉴”是一个很古老的说法 , 《资治通鉴》就是以此得名 , 所谓“鉴于往事 , 有资于治道” 。 大概古代各种文化都有类似的观念 , 把历史知识当作现实选择的主要依据 。
文章图片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
要说以史为鉴 , 前提是历史会重复 。 但历史没有重复的时候 , 历史有一些现象之间有相似 , 容易让人觉得有关系 , 但还是不太一样 。 每一次的发生都有新的条件 。
以史为鉴是一种古典思想 , 古代的人们没有别的知识来源 , 最主要来源就是历史 , 是过去的东西 。 这只是古人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 。 所谓的以史为鉴 , 跟谁鉴?在古代主要是给统治者提意见 。
但当我们明白历史本身具备不确定性和流动性 , 就会明白在更多情况下历史主要是为现实选择提供理由的 , 因为举出历史当作选择依据的人有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阐释 , 而这种理解会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
编辑:马琦
作者:罗新
文章来源:南风窗
【罗新:造就历史的不是记忆,而是遗忘
- 历史上最悲惨皇妃:6岁入宫,17岁怀孕,18岁因分娩迟活活被饿死
- 儿子|历史揭秘:看看武则天和慈禧的儿子是什么样
- 武状元比文状元差在哪,为何在历史上没存在感?
- 体重|杨贵妃到底有多胖?迷得唐玄宗不能自拔
- 朱棣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 李自成|小人物改变历史:一个小兵偶然一个动作,打死一位开国皇帝
- 刘秀近乎完美,为何在历史中存在感却不高?男一号主角实力太强
- 篡位被认为人格低下,为什么有几位皇帝篡位,却获得历史肯定
- 明朝|凭什么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刚烈的王朝, 来看这些皇帝的表现便知
- 此人名叫金介屎,朝鲜历史上的四大妖女之一,名字十分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