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这里出了6位“两弹一星”元勋:塔院5号楼的故事( 四 )


1969年 , 塔院的人家大多去了河南驻马店上蔡县的五七干校 , 或是四川新建的902基地 。 院里变得空荡荡的 。 塔院之“塔”也在这一年被拆了 , 因为塔院生产大队要盖猪圈 , 没有砖头 。
整个塔院的人都在搬家 , 一辆小卡车在塔院转来转去收废品 , 收的全是书 。 陈昌浩编的厚厚几百页、大开本的《俄华辞典》 , 五毛钱一本 。
刁家兄弟都去插队 , 年底回京帮母亲收拾东西去五七干校 , 临行前去看望舅舅彭非 。 彭非抗战时期参加山西新军“抗敌决死队” , 被认为有历史问题 , 受到隔离审查 , 后来染病高烧不退 , 才被放回家 , 已是肺癌晚期 。 舅舅嘱咐他们 , 要好好工作 , 听党的话跟党走 。 到干校的第二天 , 就传来他去世的消息 。
理论部副主任黄祖洽和秦元勋都被发配去了干校 。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时 , 秦元勋活跃地向村里的乡亲讲解人造卫星的知识 , 他的大儿子秦朝斌还用数只二踢脚炮仗做了一个“三级火箭” , 在水塘边进行发射演示 。 秦元勋说 , 自己也会设计人造卫星 。
当时 , 黄祖洽的儿子黄硕听了心想 , 这个人真会说大话 。 人造卫星是国家的高端技术 , 我们干校的这些普通人怎么能比呢?多年后他才知道 , 这些人还真不是普通人 。 直到“文革”快结束 , 他才从母亲那得知 , “搞物理”的父亲是搞原子弹、氢弹研究的 , 秦元勋叔叔是数学奇才 。
1972年 , 黄祖洽结束了干校生活 , 先去了四川 , 后回京 , 搬进了塔院6号楼 , 与人合住一套单元 。 1975年 , 邓小平主持工作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黄家搬到了5号楼1单元三楼 。
王淦昌原来住科学院的专家楼 , 去四川工作再回北京后 , 原来在科学院的房子没有了 , 搬到塔院5号楼 。 后来当了二机部副部长后 , 又搬去了木樨地22号楼 。 22号楼的院子很小 , 他每天早锻炼围着院墙走 , 一天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倒 , 腿断了 , 卧床不起 。 本来身体不错的他 , 没多久就去世了 。 “贡献如此大的一位老科学家 , 最后遭到这样的意外 , 真是非常令人悲伤 。 ”刁锐说 。
1976年 , 吴际霖病危 , 女婿唐信青从外地赶回塔院 。
唐信青1961年从北京航空学院自动控制系毕业 , 分配到九所“五室”做自动化控制工作 。 青海221厂建好后 , 他随九局和九所(除理论部外)迁去了青海 。 他每周都会去厂图书馆 , 久而久之 , 与吴际霖长女、在图书馆管理内部资料的吴昌久相熟 , 1966年结婚 。 婚后好景不长 , 1969年 , 221厂进入“二赵”(军管组长赵启民、副组长赵登程)军管时期 , 吴际霖、彭非、袁冠卿等厂领导和俞大光、陈学曾等专家都被关押审查 , 唐信青也被关了一年 。 1972年9月 , 吴际霖获准回京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