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这里出了6位“两弹一星”元勋:塔院5号楼的故事( 五 )


唐信青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 从他结婚到吴际霖去世 , 10年里家人总不在一处 , 全家人从未在一起吃过一次年饭 , 因此他与吴际霖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 吴际霖去世后 , 他留在了北京 。 由于九所安排不了那么多人的工作 , 他去了二机部核武器情报室工作 。 他记着岳父临终前的嘱托 , 一直跟妻子和两个孩子住在塔院 , 照顾有病的岳母 。
当时 , 吴家已从201搬到对门的202 , 和郭英会家对调 。 唐信青听妻子说 , 这是因为吴际霖的母亲在家里自杀 , 家人不能再承受刺激 。
不久 , 郭英会调到国防科工委 , 搬离了塔院 。 邓稼先一家从三单元301搬了过来 , 住进这套房子 。
1979年4月 , 九院为吴际霖、彭非和袁冠卿举行了平反昭雪大会 。
袁冠卿也是九院建院早期的副院长 , “文革”中受到迫害和关押 , 1973年含冤去世 。 袁冠卿去世后 , 老领导李觉告诉他家人 , 其实5号楼建好后 , 专门给袁冠卿留了一套 , 被他谢绝了 , 说还是留给专家和科技人员住吧 。 袁家一直住在2号楼 。
最后的老住户
80年代初 , 于敏家搬到了5号楼3单元201 。 这套房子原来合住的两家被调到了塔院别的楼里 , 房子分给了他家 。
1965年初 , 为突破氢弹理论 , 黄祖洽任组长、于敏任副组长的原子能研究所“轻核理论组”31人调入九院 。 由此 , 赫赫有名的“八大主任”齐聚理论部 。 不过 , 那时5号楼已住满了 , 黄祖洽和于敏都没能住进去 。
于敏家刚搬进塔院时 , 住在7号楼 , 与另一家合住 。 1969年于敏和家人去了四川902基地 , 70年代初回北京后 , 搬到3号楼 。 这是一套两居室 , 带一个很小的客厅 , 六十多平方米 。
于辛小时候对父亲工作的印象 , 就是家里常常来人 。 开始他总想凑上去听 , 父亲就把他赶出去 , 但院里孩子也没什么人跟他玩 , 他只能在楼外待着 , 所以他小时候特别不喜欢家里来人 。
于辛印象最深的是邓稼先伯伯 , 觉得他特别和蔼可亲 。 “他的压力很大 。 他的特点是学术水平很高 , 又很民主 , 因此能把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 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 ”于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塔院子弟何为曾回忆 , “文革”时他正上小学二年级 , 老师经常给他们讲阶级斗争的故事 。 一次上楼找小朋友玩 , 路过于敏家 , 看到于敏和邓稼先两位叔叔正在楼道里嘀嘀咕咕 , 看到他立刻警觉地往楼下走 。 等他下楼回家时 , 两个人还站在总是乌烟瘴气尘土飞扬的垃圾道跟前嘀嘀咕咕 , 他就从楼门洞里悄悄监视他们 , 可惜很快被发现了 , 吓得撒腿就跑了 。
“文革”后 , 九院的领导层开始离散 。
1968年副院长郭永怀飞机失事殉职 , 1972年副院长彭桓武调任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副所长 , 1978年王淦昌调任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所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