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国军和共军有哪些可以写进军事史经典战役

浦东支队的朱家店伏击战,真的是写进教材的连排进攻战例
在浦东六灶会龙村(解放前叫朱家店),有一座气势磅薄的革命纪念碑——“朱家店抗日之战”纪念碑。那是为了纪念72年前,浦东地区的新四军游击队曾经在这里打过的一场令人叫绝的伏击战。这场被称为浦东游击队史上最著名的伏击战,从打响到结束,只用了1个小时,共消灭日军34名,缴获掷弹筒1门、机枪2挺、长短枪40多支,子弹400多发。解放后,朱家店伏击战被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和军事科学院作为步兵战的一个优秀“进攻战例”写进了教材。
抗战时期,不少抗日武装活跃在上海郊区。其中,活动于浦东一带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浦东支队(后改称淞沪支队),就是一支重要的抗日力量。1942年,支队长朱亚民率领10多名游击骨干进入浦东,带领当地群众坚持反“清乡”斗争。经过一系列战斗,这支新四军游击队终于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浦东地区位于日伪统治的核心区.敌人自然不允许此地有新四军存在。因此,日伪军对浦东支队的清剿从未停止。 1944年8月,浦东支队和3个主力中队驻扎在朱家店以南的几个自然村里。20日,侦察员获悉,周浦镇据点的日军准备配合南汇、新场据点的日军,于8月21日上午从周浦出发到六灶,再转向新场进行一次“清剿”。 得到这个情报后,支队长朱亚民与副支队长兼参谋长张席珍研究商量,日军从六灶转向新场,再回周浦,很可能会走朱家店以南这条通向新场的小道。他们决定抓住机会,在朱家店设伏打击这股日军。于是,朱亚民命令侦察员密切监视敌人的行动。 朱家店附近的地形,堪称理想的伏击之地。河汊纵横限制了敌方机动迂回,芦苇丛生便于己方隐蔽。朱家店南面是五灶港河,一座石桥横跨两岸,是从六灶镇赶往新场的必经之路。过了桥向南,有一条小路,路西是一片狭窄的池塘,呈南北走向。在池塘南端、小路路东,有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张家袜厂。一片棉花地从袜厂开始,一直延续到五灶港南岸,有四五百米长,而且与路西的池塘平行,可以用来隐藏部队。棉花地以东,有一条小河浜。朱家店附近“两水夹一路”的地形.虽不利于伏击部队发挥侧方的火力,却能极大限制日军机动,使其兵力难以展开。日军一旦遭遇伏击,几乎无法迂回到设伏部队侧翼实施反击。伏击部队只要封锁石桥,便可堵住日军后撤之路。日军若想逃出包围,只能绕过路西的池塘,沿五灶港南岸向西撤。这自然便于伏击部队形成合围。同时,朱家店位于日军“清剿”路线的中间,离附近各个据点都较远。一旦战斗打响,外围日军驰援困难,浦东支队也容易撤离战场。值得一提的是,5个月前,浦东支队曾在朱家店附近同日伪的催粮队打过一仗,对地形相当熟悉。这更增加了伏击成功的把握。 21日上午10点左右,日军到达六灶镇,浦东支队也得到了具体情报。这股日军有40—50人,装备轻机枪、掷弹筒等压制武器。他们在六灶镇吃完饭后,即前往新场。 根据敌情,朱亚民迅速部署。一中队的一个班携带一挺九六式轻机枪,执行“断尾”任务。他们在石桥西北等待时机,战斗打响后便迅速迂回至朱家店,在五灶港北岸封锁石桥,堵住日军归路,并以机枪火力杀伤日军。三中队的一个班负责正面阻击,并配备两挺机枪以增强火力。他们埋伏在棉花地南端.在战斗中将首先开火,以猛烈火力压制、杀伤日军。二中队的一部分战士负责控制制高点张家袜厂,他们也携带了一挺机枪。二中队其余兵力则埋伏在小河浜以东,待战斗打响后从侧方打击敌军。一中队主力作为预备队,在伏击区以西等待时机,随时准备追击撤退的日军。 在设立伏击圈时,有战士提出用手榴弹设置“诡雷”,布设在日军必经之路上,以增大杀伤效果。这一建议被及时采纳,浦东支队集中了16枚手榴弹,4个一组,每隔七八米设置一组。手榴弹被拧去舌盖埋设在路旁,拉环用一根50多米长的麻绳相连,由一名战士操纵。4组“诲雷”间隔布置,杀伤范围相互衔接,覆盖范围长达30多米。即便日军队伍前有尖兵探路.后方的本队也会受到“诡雷”的打击。更绝的是,为了迷惑日军,浦东支队组织群众在附近田里劳作,营造“平安无事”的气氛。 一切布置妥当后,浦东支队于12点前全部进入伏击阵地隐蔽。下午1时许,支队观察哨发现日军。虽然在日伪控制区腹地,但是狡猾的日军却仍不敢大意。一路上,他们在队伍前方20多米派有3名尖兵与向导一同探路。后面,队伍呈一路纵队小心前进。这时,事先布置在附近田里的群众发挥了作用。面对接近的日军,这些群众神色如常、毫不慌乱,让日军的警惕性放松了一些。 这次下来搞“清剿”骚扰的日本兵是小队长龟田率领的一个小队,共47人。他们在翻译陪同下,10点多到了六灶,在镇长的邀请下,吃了一顿丰盛的宴席。下午1点多,这帮日本兵酒足饭饱后,大摇大摆地穿过朱家店小镇,往南再经过五灶港石桥,不知不觉进入了淞沪支队的伏击圈。 日军穿过朱家店,直奔石桥而来,闯进了淞沪支队预设的伏击圈。日军对埋伏在此的新四军毫无察觉.依然按照原队形行军。待日军全部进入伏击圈后,朱亚民果断地下达了战斗命令。“诡雷”“轰”、“轰”、“轰”接连爆炸,机枪、步枪同时开火。战场上,顿时子弹呼啸,枪声震耳,硝烟弥漫。日军突遭打击,乱作一团,伤亡惨重。新四军伏击部队迅速前出,抢占了棉花地里的几个土坟堆,进行抵近射击。这时,日军逐渐从最初的慌乱中反应过来,随即向我军伏击阵地发起反击,试图打开一条通道,向新场据点突围。但是,新四军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日军的反击平添了不少伤亡。 粉碎日军反击后,新四军设伏部队立即发起冲锋。人少力寡的日军逐渐不支,开始向石桥撤退。正在石桥执行堵截任务的一中队一个班,凭借一挺机枪,很快将石桥封锁,只有七八个日军侥幸跑过了石桥,其余的见状只好绕过池塘向西逃窜。这时,浦东支队一中队其他战士已从西面冲上来,与日军展开肉搏战。走投无路的日军,只好跳河向北逃窜,结果有不少人在河中被两岸的新四军击毙,少数人上岸后逃走。主要战斗结束后,新四军伏击部队便分成数个战斗小组搜索残敌。在棉花地中,新四军战士们发现了两个隐藏的鬼子。几个回合白刃战后,两个鬼子均被刺死。可惜的是,在“诡雷”布设处附近搜索时,战士毛林生被一名隐藏在池塘芦苇中的日军士兵打了黑枪,成为整个战斗中新四军的唯一伤亡。那名日军随即被愤怒的战士们乱枪击毙。 这场战斗从打响到结束,仅用了一个多小时。战后,日军封锁了南汇县所有路口、桥梁,对整个南汇地区展开了持续半个月的“扫荡”。然而,浦东支队早已根据“敌进我退”的游击战原则,转移至海塘一带休整。日军的报复行动扑了个空。 朱家店伏击战,是浦东支队一次消灭日军最多的伏击战.对敌人、特别是对浦东的日本兵给予了一次狠狠的打击,对当地日伪政权震动极大。因为他们进入浦东以来,从来没有遭到如此大的失败。从此以后,那些小据点的日军全部撤退到大据点,少数日本兵也不敢轻举妄动出来“清剿”、“巡乡”了。有一次,城里有5个日本兵听说要下乡“扫荡”,就吓得上吊自杀了。当时伪军也处处向新四军打招呼。深得民心的新四军部队有了新的发展。日伪的第三期“清乡”也顺势被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