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硬通货”是房子还是现金?专家:居民财富已“搬家”


来源: 蓝白观楼市
每个十年 , 都意味着将产生一轮“财富大变迁” 。
2000年-2010年 , 现金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资产 。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 , 我国储蓄率从2000年的35.6%上升到2008年的51.8% , 上升了16.2个百分点;居民储蓄率从2000年的28.2%上升到2008年的37.3% , 上升了9.1个百分点 。
显然 , 2000-2010年这个阶段 , 虽然房改后楼市已经开始逐步扩张 , 但老百姓依然愿意把“存钱”当做家庭的避风港 , 储蓄率不断攀升 , 现金是最强的“硬通货” 。
到了2010-2020年 , 居民家庭财富迅速切换到了楼市 。
同样也是央行的数据 , 前段时间 , 调查统计司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课题组 , 发表了《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 。
这个调查 , 是于2019年10月份在国内30个省对3万多户城镇居民家庭开展的 , 可以说是国内最详实的居民资产配置统计 。
数据显示 , 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 , 其中70%左右是房产;住房拥有率高达96% , 金融资产占比只有20.4% 。
金融|“硬通货”是房子还是现金?专家:居民财富已“搬家”
本文插图
此外 , 城镇居民家庭负债参与率为56.5% , 家庭负债主要是房贷 , 占比75.9% 。
显然 , 2000-2010年这10年的现金储蓄 , 大部分都转化成了房产 。
那么 , 2021年起的下个10年 , “硬通货”是房子还是现金?
我们可以从货币、人口两个角度来分析 。
1 , 全球降息周期下 , 货币购买力肯定会“打折” 。
放眼全球 , 我们来梳理一下货币宽松的时间线 。
2014年 , 欧洲央行首次引入负利率政策 , 把存款利率降低至-0.1% 。
日本在2016年1月对新增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实行负利率——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的部分存款利率为负 。
随后 , 丹麦、瑞士等国银行也相继把存款利率降低到0以下 。
今年 , 全世界都在比赛看谁降息的步伐更快 。
不完全统计 , 上半年 , 全球各家央行总共降息超过200次 , 超过2019年全年的降息次数 。
这样的形势下 , 我们也很难独善其身 , 参考我国历史上的利率走势 , 答案不言自明 。
上世纪90年代 , 我们的贷款基准利率将近10% 。 2007年 , 基准利率高达7% 。
如今 , 5年期LPR变成了4.65% , 1年期甚至跌破了4% , 未来还会继续下降 。
显然 , 下个10年 , 现金是不会成为老百姓眼里的“硬通货”的 。
2 , 人口形势持续“分化” , 楼市格局“大洗牌” 。
人口 , 永远是决定一个城市房价天花板的核心要素 。
目前 , 在长三角城市群中集聚的人口达到了15401万 , 占全国人口的11% 。 据预测 , 到2030年长三角地区将会有4座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