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马斯克巴菲特之辩看投资逻辑:消费重个股科技宜指数概要一、科技与消费公司的投资逻辑比较二、美股消费与科技的长期投资效果对比三、对国内权益资产的投资启示


_原题为:马斯克巴菲特之辩看投资逻辑:消费重个股科技宜指数
公司|马斯克巴菲特之辩看投资逻辑:消费重个股科技宜指数概要一、科技与消费公司的投资逻辑比较二、美股消费与科技的长期投资效果对比三、对国内权益资产的投资启示
本文插图
概要 许多投资者认为巴菲特是最为成功和值得尊敬的投资者之一 , 而特斯拉的CEO马斯克却多次公开表达对巴菲特的不认可 , 说他做的很多资本配置和研究公司年报是无聊的事情 , 并表示“护城河”理论是过时的思路 , 创新才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因素 。 而巴菲特虽然对马斯克非常谨慎地表态 “他的确做了一些了不起的事情” , 但被问及是否投资特斯拉的股票时 , 巴菲特则非常明确地否定 , 这是著名的马斯克与巴菲特之辩 。
虽然马斯克是从人类终极命运角度去思考的企业存在价值 , 但从投资的 狭隘维度去看的话 , 将科技股看成一个组合 , 似乎长期的投资收益也不差 ,即便在 2000 年科网泡沫的高点买进纳斯达克指数 , 持有至今也与标普 500 获得不相上下的涨幅 。 而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事实上也是成立的 , 因为从单 个股票来看 , 2000 年科网泡沫时期的 10 大科技股 , 如今有 6 家公司已掉出 总市值前 10 , 其中还有 3 家公司在发生巨幅下跌后被收购退市 , 最终只有 2 家公司跑赢了标普 500 , 成功概率并不高 。 那么从马斯克与巴菲特之辩如何去理解科技与消费股的投资价值呢?何种投资策略有更大概率取得长期超额收益呢?
公司|马斯克巴菲特之辩看投资逻辑:消费重个股科技宜指数概要一、科技与消费公司的投资逻辑比较二、美股消费与科技的长期投资效果对比三、对国内权益资产的投资启示
本文插图
一、科技与消费公司的投资逻辑比较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看 , 巴菲特所讲的护城河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垄断 ,我们在《垄断、周期与巴纳姆的核心资产》报告中 , 根据微观经济学中完全 竞争三个条件的对立面将形成垄断的方式分为三类:生产者数量减少、产品差异化和设置进入壁垒 。
而拥有垄断能力的公司就意味着有能力将消费者剩余转化成生产者剩余 , 获取高于行业平均的利润水平 , 从而成为长期超额收益的来源 。 从巴菲特前三大持仓看 , 可以看出其平均的 ROE 长期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 而 且基本都在 20%以上 , 这是巴菲特过去长期跑赢市场的重要原因 。 从行业分布看 , 巴菲特更青睐于消费和金融行业的公司 , 即便是美股的10年科技牛市中 , 巴菲特也仅重仓过苹果和 IBM , 而且巴菲特多次表示投资苹果是因为将其视作优秀的消费品公司 , 完全契合自己的护城河理论 。
公司|马斯克巴菲特之辩看投资逻辑:消费重个股科技宜指数概要一、科技与消费公司的投资逻辑比较二、美股消费与科技的长期投资效果对比三、对国内权益资产的投资启示
本文插图
巴菲特不愿意投资科技股更多的还是个人投资理念和能力圈决定 , 因为 他更愿意集中重仓持有杰出公司的股票 , 押注高确定性的事件 , 这就决定了 巴菲特更愿意投资的是能够稳定创造利润的公司 。 事实上 , 科技股同样能够 创造可观的长期收益 , 也能够形成垄断势力 , 但是在护城河形成方式和难度上与消费品有所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