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智库|5G基站夜间关闭,抠门?( 三 )


根据中国电信在青岛的一项测试 , 削峰填谷后单基站每年可节省1.38万元电费 。
事实上 , 削峰 填谷并不是5G时代的发明 , 它早已被用于通信基站的日常运营中 , 今天甚至连电动汽车报废的电池都成了你的手机信号 。
2018年7月 , 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 , 确定在17省和地区与中国铁塔展开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工作 。 根据中国铁塔公布的《2019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 铁塔公司已在全国30万基站使用电动汽车退役的电池组供电 , 约等于9万辆电动汽车的电池电量 , 占全国退役电动车电池的50% 。
3
5G如何值回票价?
如上所述 , 5G费电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 , 也不是一个“中国特色” 。
甚至在5G方案制定时 , 已经预料到5G高能耗的未来 。 为此 , 5G规划了灵活的参考信号设计 , 以便更好地利用睡眠模式——4G LTE网络可以通过关闭功率放大器 , 在闲时实现20%能耗减少 , 如果把这看作第一级睡眠 , 5G网络则能够上升到第三级 , 更多设备进入睡眠模式 , 以节约50%能耗 。
尽管拥有高级睡眠模式 , 5G能耗仍然高昂;但在更强大的网络接入能力面前 , 能源投资显然值回票价 。 根据Orange等机构估计 , 由于一开始就将能耗优化纳入设计 , 5G技术在2025年达到成熟后 , 每Gb数据传输的能耗有望减少到4G的1/10 , 到2030年 , 则削减到1/20 。
因此 , 5G是科技的显著进步 , 是不可阻挡的历史的车轮 。
人类社会的发电量是科技文明进步的表现之一 。 我们通常不会因为某个产业费电而彻底拒绝它——比如电解铝、数据中心等 , 而是会为高能耗的产业寻求某种折中的方案 , 去兼顾现有的能源结构、环境压力 , 并用市场手段寻求能耗与收益的平衡 。
对于很多耗电的产业来说 , 答案可能是自建电厂、寻求更廉价的水电;对于数据中心 , 是选址、利用自然的风冷水冷;而在5G基站 , 则是休眠、削峰填谷与“转改直”供电 。 由公司经济效益驱动的降本增效 , 也促成了对环境的贡献 。
在5G的电力问题中 , 一个理想的休眠方案 , 是可以在用户需要网络时提供无折扣的服务的 。 根据已有的报道 , 既有“多种不同休眠方案”的说法 , 也有民间声称晚上直接回到4G的声音 。
为什么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5G基站会休眠甚至关机?原因很简单:
1.现阶段的移动应用 , 还没到非5G不可的程度;
2.现阶段5G信号覆盖得不完善 , 消费者对5G/4G的频繁切换、找不到5G信号习以为常 。
对于多数消费者而言 , 5G休眠时场景往往是:处于室内、人均Wi-Fi且原本就不指望有5G信号的地方 。 即便是夜间、户外、需要手机上网的消费者 , 实际上闲时的4G网络可以满足当下消费者的几乎所有移动网络需求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