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佛教僧侣不事生育、不事生产,是社会的寄生虫这一观点( 五 )


那可太划算了
现在?现在是实干兴邦的时代,我们对标的是世界一流大国,我们要的就是你不甘心,要的就是你不服气,要的就是你见识了别人过得比你好,然后喊着“大丈夫当如是”,撸起袖子干起来
念佛?能把国产芯片,国产5nm光刻机念出来的话,国家不直接调着这14亿人去念?现在这佛道正规化了,轮得到你出家?清华北大都得抢得头破血流
念普门品,念大悲咒能救人?念几遍能救人?
一万遍能不能?一百万遍能不能,一亿遍能不能?什么癌症不说了,就今年的新冠初期,国家能调控封城,咋不调动全国14亿人,一人花半天念一万遍不过去了吗?干嘛封城呢,干嘛戴口罩呢?

■网友的回复
像少林寺释永信那样自己养活自己甚至带动了全省的gdp,你看社会上怎么说他???这年头,买卖是越来越不好干了。远离红尘深山苦修,人说你隐居厌世对社会是无用废物;不捉金钱托钵乞食,人说你是不事生产专吃老百姓的寄生虫;死守戒律回归原始,人说你原教旨主义;驱邪除妖超阴度亡,人说你封建迷信不科学;世俗化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吧,人说你贪财不像个出家人。吃枣药丸。
■网友的回复
佛教的社会意义确实是值得思考的事。过去佛教虽然以乞食为生,但所乞的食物,基本上都是“弃食”,就是家家户户吃剩下的残羹冷炙,这些饭菜被浪费掉的可能性很大。而浪费食物也算是一种恶业,佛教说乞食是为施主种福田,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过去佛教穿的也是世俗人丢弃的破布和烂布;住的是野外无人居住的房屋(兰若处)。在衣食住上进行废物再利用,虽然不事生产,但也没有占用社会资源。
看得出佛教的入世,一开始非常有原则。后来汉地实行的丛林制度,“一日不做,一日不食”,自给自足,虽然有违佛陀制订的不储蓄任何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规定,但实际上是基于“入世原则”非常有智慧的改革。
现代社会,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制度严明的国度,乞食是不可能的了,佛教只能全靠供养。但这很容易落下口实,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寺院贫富不均的现象。试想一下,如果农禅制度能延续到今天,对佛教来说可能会更好。世俗人越来越远离农村,走向城市;佛教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从城市走向农村,去耕种那些荒废的田地,用“田园佛教”重塑形象,找到新的生存支点。
也可以承接一些制造业的末端代工,让僧人工作严谨认真的态度成为口碑。
这么做好处很多,远离喧闹的都市,有更清净的环境,更利于修行;
在农村,寺院的开支会小很多;
有固定的收入,僧人们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都能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