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向阳|比亚迪的天花板在哪里?

来源:锦缎(ID:jinduan006) 作者:愚老头
比亚迪(SZ:002594),应该是中国股市争议最大的一家公司。从成立开始,这家公司就一直站在时代潮头,每一次的战略选择也都会成为市场的焦点。每当公司看似进入躺平状态,甘于平庸的时候,又总会有出乎意料的技术或者产品让市场眼前一亮。
从二级市场的角度,我们尝试去探索这么一个问题,比亚迪的天花板到底在哪里?
熠熠星河,起于微末
史学界有“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说法,如果放到汽车行业,那比亚迪的历史,就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缩影。
提到比亚迪,我们绕不过去的,就是王传福,比亚迪的创始人。
王传福的身上,是快要被忘却的,那一段物质匮乏但却朝气蓬勃的历史。
王传福是安徽无为人。无为,古称濡须,位于安徽中部,地地道道的江南小城,1966年,王传福出生在无为下面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一个木匠,当过大队书记,在当地小有名望,但多年的积劳成疾,在王传福13岁时就去世了,不久母亲也在他初中即将毕业时骤然离世。
因为母亲的去世,王传福回家奔丧,不得不缺考了两门课程,与当时的就业热门中专失之交臂。现在的人不太理解为什么当时中专那么热,80年代的中专包分配,是家境贫寒学业出众的农村初中毕业生的首选。
冥冥之中,也许母亲不想让王传福在平凡的生活中蹉跎一生吧,中专考试失利后的王传福阴差阳错的进入了当时县里刚成立的一所普通高中—无为二中。王传福有5个姐姐,1个哥哥和1个妹妹,父母去世之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姐姐们相继嫁做人妇,妹妹寄养给远房亲戚。大哥王传方,大嫂张菊秀撑起了这个家,他们竭尽所能,起早贪黑,唯一的愿望就是王传福能够考上大学走出农村。兄嫂承担王传福的学费和生活费,一直到研究生毕业生。
1983年,王传福考入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物理化学系,1987年保送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1990年时年24岁的王传福硕士毕业留在该院301室工作,2年后被破格提拨为副主任,1993年被任命为研究院在深圳设立的比格电池公司的总经理。
故事如果到这里,那就是一个令人昏昏欲睡的,凤凰男飞出乡村走向大城市的老桥段,后面可以嫁接无数的随机剧情。
王传福的童年是不幸的,但并不缺乏亲情,这塑造了他顽强、坚韧,不屈不挠的性格,贯穿了后来他的整个创业过程。
王传福最开始做的,不是汽车,而是电池。
王传福本科四年,学的是电池,研究生三年还是研究电池,1995年,工作五年的王传福,做的还是电池。就在彼时,王传福决定下海了,他要自己创业。
这个时候,王传福生命中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吕向阳出现了。
关于吕向阳到底是做什么起家的,有好多个版本,证券、贸易、房地产的都有。吕向阳大王传福4岁,他16岁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安徽无为分行工作,这一干就是15年,1993年31岁的吕向阳辞去铁饭碗,来到广州创业,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1995年,王传福找到了这个发达的表哥,一张嘴就是要借250万,说要搞个厂做电池。
现在的250万人民币对于创业来说,确实不算什么,可那是1995年。1995年,北京三环以内的房子,一平米也就是两三千块,250万可以在北京核心区买到1000平的房子,放到今天,妥妥的一个小目标。
我不知道吕向阳听到这个表弟要借这么一笔钱的时候到底怎么想的。
但我相信,王传福表哥的第一反应,最可能的就是这个表弟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放着前途大好的国企总经理不干,自己出来创业,而且干的还是费力不讨好的制造业。
从1983年到1995年,王传福研究了12年电池,他对电池行业的未来非常笃定,虽然后来有各种的地摊文学不吝赞美王传福表哥的眼光,但对于这个时候的吕向阳来说,最大的可能就是——一点都不相信。可毕竟血浓于水,吕向阳可能就是本着实在不行就当扶贫的想法,投了这250万。我们不知道王传福的表哥当时是怎么说服表嫂拿出这么一笔钱的,但这确实是他们人生中最成功的一笔投资。
我们花了这么大的篇幅来铺陈王传福的背景,主要就是想告诉大家,一笔投资中创始人的决定性作用。正如电视剧《亮剑》中说的“一支部队也是有气质和性格的,而这种气质和性格是和首任的军事主管有关,他的性格强悍,这支部队就强悍,部队就有了灵魂。”
英国著名投资人詹姆斯?安德森,在他退休前最后一封致投资者的信中这样写道:“伟大的投资,通常具备以下特征:公司具有无限的增长机会,从不自我设限;由创始人来领导公司;具有鲜明的经营哲学,通常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而独创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