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格利茨|战争经济学:打一场仗到底要花多少钱?
文章插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值榜(ID:shizhibang2021),作者:连禾,编辑:嘉辛,头图来自:《辛德勒的名单》剧照
从2021年10月开始,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不断升级。
最剑拔弩张时,俄罗斯在靠近乌克兰的俄罗斯边境地区集结了近15万名士兵,英国向乌克兰交付了第一批反坦克武器、美国军援了乌克兰170吨武器和130吨军事装备。
当战争看似走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刻,2月15日,俄罗斯国防部高调宣布从俄乌边境撤离部分部署军队。俄乌边境开始呈现出缓和迹象,但这场冲突还远未划上句号。
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战争的本质向来都是利益冲突。
用恩格斯的话说,战争一度是某些民族满足贪欲、获取财富的最重要的生活目的,恩格斯将他们称作野蛮人,在他们看来,进行掠夺是比进行创造的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
不过,聪明的政治家及军事家可不会盲目发动战争,因为战争实在是一件太劳民伤财的事情,算不好这本经济账,不仅获得不了利益,甚至还会让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瘫痪。
一、战争的成本是多少?
打一场仗要花多少钱?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美国持续78天的空袭行动耗费了70多亿美元;2001年持续两个月的阿富汗战争,美国单军费就花了100多亿美元。
始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不到两个月的进攻时间里,美国的成本支出在280亿美元到300亿美元之间。
我们不妨以美国为例,来梳理一下美国在过去历次主要战争中付出的开支:
文章插图
这些白花花的银子花在了哪里?军火和人员是主要支出。
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1918年的战争总成本接近当年度GDP的36%,为了准备这场战争,美国还将30%的汽车生产能力转向了坦克生产。
再到二战期间,美国军费开支进一步增加,顶峰年代,仅军费开支就占到了美国GDP的三分之一,1944年这个数字是37.9%,无论是总直接成本还是人均直接成本,美国的战争开支都达到了顶峰。
尤其是珍珠港偷袭事件后,美国再次加大了武器生产。
1918年至1933年,美国只生产了35辆坦克;到1940年,美国生产了309辆;1943年,美国坦克的产量增加到惊人的29500辆。更宏观一点来看,整个二战期间,美国总共生产了88430辆坦克,作为对比,英国是24800辆、德国是24050辆。
飞机也是如此,年产量最高的1943、1944这两年,美国分别生产了85898、96318辆飞机。
再来看军队人员的扩张,一组数据对比极具代表性:1939年以前,美国军队人数一直没有超过1920年《国防法案》所规定的28万人的一半,但到1942年,美军人数已经超过了900万人。
除了直接投入到战争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消耗之外,战争还会让国家、政府背上军人退伍后的福利或补贴支出。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有10万多名军人患上了与化学物质相关的“海湾综合征”,其中4万多人长期致残。即使在战争结束16年之后,美国政府还需要向20万名退伍军人提供超过43亿美元的补助、养老、抚恤金。
除了这些直接成本,战争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伤害更巨大,影响也更长远。
之所以要大力投入战争资源,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在于,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战争进攻方还是战争防御方,其进攻绩效或防御绩效都是进攻成本或防御成本的线性递增函数,即进攻成本或防御成本越大,进攻绩效或防御绩效就越大。
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背景下,当战争一方在武器等资源方面持续增加投入,战争将走进另一个逻辑:非对称战争。
简单来说,通过大量的军费支出培养起来的战争机器,造成对敌双方实力悬殊。
美国作为军事强国,它越增加军费开支、扩军备战、发明新式武器,就越能提高它的攻击威力,也就越能够在以强凌弱的非对称战争中取得越大的胜利,这在客观上鼓励了美国在世界上动用武力的欲望和意志。
既然战争要付出这么高的成本,那这些钱从哪儿来?
二、钱从哪里来?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著作《三万亿美元的战争——伊拉克战争的真实成本》,在其红色腰封上赫然印着这样一段对话:
- 拳皇|Steam上周销量排行:《全面战争:战锤3》登顶,《拳皇15》上榜
- 就医|医药行业分析之医疗改革中政治经济学
- 收款码|经济学人全球早报:小米字节回应裁员传闻,支付宝微信回应”个人收款码不得用于经营收款“
- 芯片|拱火战争坑了自己?美国芯片业或被俄卡脖子,专家:中国技术不错
- 淘宝|没有硝烟的红包战争
- 存储器|从电饭煲到微波炉,在战争野蛮中走出来的家电文明
- 寇宗来|从经济学的视角解析互联互通
- 微信|CPU战争40年,终于把Intel打趴下了
- 知乎|内容社区的“熵增”战争
- 全面战争|最近刚换小米12,替换了原来的iphone11,但感觉没想的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