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医声医事丨孩子新年“助长” 家长可别“拔苗”

青春期|医声医事丨孩子新年“助长” 家长可别“拔苗”】新的一年来临,“孩子长高多少厘米”被不少家庭列入了心愿单。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家庭对孩子全面健康发展越来越关心,尤其是孩子的身高受到每一位家长的关注。我院生长发育门诊自从入冬以来门诊量不断增加,“我和孩子妈妈都挺高,孩子不可能矮”“我孩子应该是晚长,我当年就是这样”“我为了孩子长高,花了不知道多少钱买各种保健产品”……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身高增长存在认知误区,我院东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吕淑云指出,孩子身材矮小可能是疾病,盲目等待或偏听偏信保健品广告,更容易耽误儿童增高的最佳干预期。

青春期|医声医事丨孩子新年“助长” 家长可别“拔苗”
文章插图
“父母高,孩子怎么长得不高呢?”
采访人员跟访生长发育门诊发现,20个门诊号中几乎80%以上都是家长因身高烦恼带孩子来就诊。“父母都高,孩子肯定也不会矮吧?”面对父母的疑问,吕淑云解释,其实儿童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中,父母的遗传因素占到60%—70%,除了遗传之外,还有疾病因素,生活中的营养、运动、睡眠、心理以及环境因素等,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孩子身高也会存在差异。所以,父母高孩子未来也不一定高。
当孩子出现身高问题,首先需要检查和判断是否由疾病引起。目前全国儿童矮小症发生率为3%,与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相当,所有矮小人口中,4-15岁需要治疗的患儿约有700万,而真正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到3万名。所谓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的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3rd)。如果发现孩子常年坐在班级第一排、衣服穿两年都不小、青春期之前每年身高增长不足4厘米的话,就要警惕矮小症了,必要情况下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就诊。
身材矮小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孩子身高有两个黄金生长期,即3岁之前和青春期。一般来讲,女性在骨龄为13岁时,身高已达最终身高的95%;男性在骨龄为15岁时,达到最终身高的95%。男性一般在17岁前骨骺线闭合,女性一般在15岁前闭合,身高不再增长。因此,吕淑云建议,越早了解骨骺线闭合情况,越早科学正确干预,孩子长高的可能性越大,4—6岁前是干预和治疗矮小症的黄金期。
“孩子可能是晚长,二十三还蹿一蹿呢。”
在门诊中,采访人员还发现,不少本该长高的孩子,却因为家长不重视,认为孩子个头矮是晚长、以后会慢慢长高而错失了最佳治疗机会。一位14岁的男孩,妈妈1米67,爸爸1米78,孩子小时候个子偏矮,但父母祖辈们认为孩子应该是遗传父亲,爷爷奶奶告诉爸爸“你也是到高中才长个子,你儿子也应该是这样。”男孩爸爸一想也对,就放松了“警惕”。现在眼看一年过去,孩子爸爸发现一年时间,儿子一点也没有长个子,才着急来到医院做检查,发现骨骼线已经完全闭合,意味着孩子身高定格在一米六左右。
“‘晚长’,医学上是指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男孩爸爸发育晚,属于体质性发育迟缓,这可能会有遗传,但对孩子来说,必须经由专科医生判断进行评估,千万不能想当然就这样认为。”吕淑云指出。对于个子偏矮小的孩子,家长注意观察发展进程,可以从日常养护做起,比如务必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格锻炼与户外阳光照射。注意营养均衡,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甜食零食油炸品或滋补类的保健品等。也不能再盲目等待孩子晚长甚至是期待“二十三蹿一蹿”,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不能等的,这是在与骨骺线“抢”身高。

青春期|医声医事丨孩子新年“助长” 家长可别“拔苗”
文章插图
“孩子现在就挺高,将来一定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