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纷争,东鹏上市,能量饮料品牌如何超车突围?( 二 )


但由于当时东鹏特饮并非公司主打产品 , 上市后一度被质疑是“山寨红牛” , 业绩不佳 。 紧接着 , 面临倒闭的东鹏集团危机 , 更是让东鹏特饮陷入困境 。
2003年 , 东鹏饮料年产值不足2000万 , 一度濒临破产 。
员工工资难以发放 , 东鹏公司高层打算将公司资产优先转让给内部员工 , 以渡难关 。
时任东鹏饮料集团销售总经理的林木勤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
买下公司的品牌和生产设备后 , 林木勤开始改革公司内部制度 , 大力铺设渠道 , 积累资金 , 在2009年 , 重新推出东鹏特饮 。
红牛纷争,东鹏上市,能量饮料品牌如何超车突围?
文章图片
东鹏特饮 , 图源网络
与之前被动模仿不同 , 此次东鹏特饮重出 , 林木勤有意将其与红牛区分开 , 争当市场主动者 。
相较于红牛铝罐包装 , 东鹏特饮使用的是成本价更低的PET塑料瓶和防尘盖 。
此时 , PET包装成本仅需几分钱 , 而铝制要1元左右 。 如此一来 , 包装成本降低 , 东鹏在产品售价上更具优势 。
对比6元/罐的红牛 , 东鹏只需3元 , 在高端市场之外 , 东鹏就这样抢夺了一批消费者 , 成为能量饮料市场的“老二” 。
从东鹏特饮的招股书来看 , 东鹏特饮占据15%的市场份额 , 仅次于中国红牛 。
与此同时 , 在能量饮料领域 , 也有乐虎、盼盼、伊利、华润怡宝等品牌纷至沓来 , 甚至直奔红牛 。
2013年 , 擅长紧跟市场趋势 , 靠模仿取胜的达利 , 在达利园、和其正凉茶之后 , 终于盯上了红牛 , 推出和红牛包装类似的乐虎 , 以更低的价格和高性价比进行销售 。
红牛纷争,东鹏上市,能量饮料品牌如何超车突围?
文章图片
乐虎功能饮料 , 图源网络
作为国内食品市场的前列 , 达利原有的渠道独具优势和低价营销策略 , 让乐虎很快在红牛处分了一杯羹 。
对手攻占领地 , 中国红牛显然不能坐以待毙 。
但2016年以来 , 中国红牛有点力不从心了 。
2016年 , 中国红牛先后裁掉一级业务代表和县级办事处 , 以及关停四个工厂 。 如此大举动背后 , 是中国红牛隐忧的商标危机 。
这一年 , 严彬和许书标当年签订的20年红牛商标授权已到期 。
泰国红牛新任董事长许馨雄指责中国红牛继续使用“红牛系列商标”生产、销售产品 , 侵犯泰国红牛的合法权益 , 而严彬又以50年授权协定和支付的近40亿品牌使用费作担保 。
双方各执一词 , 最终闹上法庭 。 据统计 , 中国红牛和泰国红牛发起的诉讼战超20起 。
商标争夺战 , 直到去年才得以落幕 , 以中国红牛败诉收尾 。
与此同时 , “红牛牌安奈吉饮料”和“红牛牌维生素风味饮料”在市面上线 。 百度爱企查显示 , 两者分别为广州曜能量饮料有限公司和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 。
三种红牛市面交锋之战打响 , 而中国红牛高速发展的传奇也止步 。
红牛版权一案后 , 中国红牛近五年CAGR骤降至1% 。
严彬也渐渐放弃了红牛 , 加紧布局新品牌战马 。
不仅在产品研发和资源上给予战马优待 , 在营销上 , 严彬更是仗着经销商对红牛进货的依赖 , 打出“买战马送红牛”的捆绑营销策略 , 以最快速度突破10亿销售额 ,
但战马要成为红牛 , 显然还需要时间 。
03
风口之下 , 品牌驱逐 。
青山资本《2020中国快消品早期投资机会报告》中显示 , 近6年来 , 能量饮料是饮料中最快的细分品类 , 但人均消费金额及人均饮用量仅美国的1/10 。
能量饮料市场潜力巨大 , 由此吸引了不少品牌加入 。
仅在去年 , 先后就有元气森林推出外星人电解质水 , 盼盼推出“豹发力水特” , 布局能量饮料市场 , 而知名电脑品牌宏碁也在新品发布会上推出掠夺者系列功能饮料 , 进军运动饮料市场 。
红牛纷争,东鹏上市,能量饮料品牌如何超车突围?
文章图片
外星人和豹发力水特 , 图源网络
能量饮料赛道的品牌争夺战已然打响 , 然而能量饮料市场这块大蛋糕 , 早就被巨头分割得差不多了 。
从东鹏特饮最新的招股书来看 , 按照非现场消费的销售金额统计 , 中国红牛、东鹏特饮、乐虎、体质能量分别占据57%、15%、10%、6%的市场份额 。 此外 , 战马和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旗下的XS , 二者市场份额合计约8% 。
这样看来 , 整个能量饮料市场留给新品牌的机会并不多 。
但红牛衰退 , 东鹏上市的事实 , 又透露着巨头之外 , 品牌们还有新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