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供给升级 把时间花在产品上( 四 )


茅忠群认为 , 产品不是调查出来的 , 是洞察出来的 , 常规的用户调查、市场调查难以发现用户真正的痛点 , “每家企业都在做同样的调查 , 如果都按照顾客的回答来开发产品 , 那么产品必然是同质化的 。 ”
为了了解用户最真实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 方太将“入户调查”做深、做专 。 工作人员深入用户家庭 , 跟用户一起下厨房、吃饭、洗碗和打扫厨房 , 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并交流 , 从而洞察出用户没有被满足的需求 。
2015年前后 , 方太在入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 , “80后”“90后”普遍都不想洗碗 , 显然 , 年轻消费者洗碗的需求还没有被满足 , 但是令人疑惑的是 , 洗碗机的市场却很冷淡 。 当时 , 市面上早已经有不少进口的欧式洗碗机 , 但销量一直上不去 。
一边是大量的人不想洗碗 , 另一边是洗碗机没人买 , 这当中必然存在还没有解决的痛点 。 方太走访了数百家中国家庭厨房 , 并且与数十位追求生活品质的“洗碗极客”反复交流 。 最终 , 方太分析出欧式洗碗机存在的六大痛点 。
其中 , 中国厨房最突出的洗涤习惯是“一餐一洗 , 一菜一洗” , 作为舶来品的欧式洗碗机未能适应这一习惯 。 方太决心寻找一种符合中国家庭的解决方案 , 最终 , 方太另辟蹊径 , 打造出兼容了洗碗功能的全新品类——水槽洗碗机 。
2015年 , 方太推出全球第一台水槽洗碗机 。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 , 中国洗碗机市场开始快速增长 , 2015年 , 中国洗碗机全年的销售额是10亿元 , 到了2018年 , 整个行业销售额已经达到56亿元 。 作为首创者 , 方太在水槽洗碗机领域一直保持引领者的位置 。
基于让顾客安心的原则进行创新和品质提升 , 茅忠群坚持的这一原则也让方太收获了顾客的信任 , 方太品牌在高端厨电市场占了绝对领先位置 。
好产品会吸引“回头客” , 客户口碑的积累会形成强大的品牌力 , 最终实现客户跟着品牌跑 。 在互联网时代 , 强大的品牌力可以使顾客变成粉丝 , 小米科技(下称“小米”)便是典型的例子 。
时间回到10年前 , 2010年4月6日 , 在中关村银谷大厦 , 雷军与13位员工“干”了一碗小米粥 , 正式创立小米 。
两个月后 , 小米启动第一个真正战略意义上的项目:MIUI操作系统 。 这是一个基于Andriod的主程序操作系统 。 MIUI被赋予两个使命 , 一是打造小米自己的操作系统 , 二是积累粉丝 , 塑造口碑和品牌形象 。
MIUI的开发走的是互联网路线 , 通过与第三方团队合作 , 每周快速更新版本 , 在论坛上积累了大量粉丝 。 截至到2011年7月底 , MIUI已经拥有50万论坛粉丝 , 活跃用户超过30万 。
2011年8月16日 , 当雷军站在北京798舞台 , 发布第一代小米手机的时候 , 台下除了供应商、采访人员 , 就是小米粉丝 。 雷军每发布一个技术参考 , 台下粉丝团便爆发一阵欢呼 , 1999元/部的定价公布更是成为小米历史中的经典一幕 。
一款产品还未面市就有大批客户翘首以盼 , 等着付款发货 , 这背后有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功劳 , 它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对产品的参与度 , 并且加快了口碑发酵速度 , 消费者更容易建立起对品牌的忠诚度 。
小米通过手机培育了大批高黏度顾客——米粉 。 雷军曾坦言 , “粉丝经济”是小米成功的秘诀之一 。 但不可忽视的是 , 小米客户“黏度”如此之高 , 并且能持续“吸粉” , 与其产品的高性价比优势也密不可分 。
“过去中国制造主要靠杀价 , 以低成本在全球市场中突围而出 , 但由此也带来了质量差等问题 。 小米在把产品质量提升上去的同时 , 又提供了一个中国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价格 。 ”周其仁认为 , 中国工业产品从杀价阶段走向性价比较好的阶段 , 小米可以说开了风气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