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从那么辉煌的过去跌落下来,到了孔子的父亲时,不过是一个地方的小官。
孔子当然应该不高兴。
出生之后,孔子也高兴不起来。 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回到了娘家。据记载,孔子可能并没有感受过父爱。父母关系还很差。孔子的母亲一直不肯告诉他父亲的葬地。
来到外公家,孔子也不会快乐。直到十五岁孔子才开始立志学习。想来,这种没爹的孩子,吃外公家的穿外公家的,没多少人会关注他。
史书中只记载着他常把玩家里的俎豆礼器。后人常常以为孔子好礼,其实,孔子只是在学一门谋生技能。
把礼仪这套东西搞通了,是可以混口饭吃的。除此之外,后世的晚辈孟子还揭了孔子的老底。
我们先贤孔子曾经当过仓管、会计、放过羊、管过牛,当过包工头……
多年以后,主管王家事务的太宰询问孔子的徒弟子贡:你老师怎么这么多才多艺啊。
子贡答:老天要让我们老师当圣人,所以他就多才多艺喽。
老师也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啊。
孔子听到了,摇着头,是什么让我多才多艺?是什么让我诸事通达?不是别的,是穷,是穷啊。君子需要这么多才艺吗?
你才多才多艺,你全家都多才多艺。
夸都夸不到点子上,孔子哭笑不得。
十七岁那年,孔子也不快乐。鲁国的大夫季氏要开百士宴,所有鲁国的士都可以去蹭顿饭 ,十七岁的孔子食量颇佳,积攒了些空间准备吃点肉,却被拒之门外。
你啊,还太年轻。
成年后的孔子终于有点名气 了,儿子出生。连鲁国国君都送来了鱼。可是,这样的孔子也难言快乐。
因为他终于发现了这个社会的乱象:礼崩乐坏。随即,他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礼!
这个世界这么乱,就是大家不按规则办事,王没有王的样子,臣没有臣的样子。父没有父的样子,子没有子的样子。
那一天,鲁国祭祀祖先,国君最近手头紧,只安排了两佾,一佾八个人。周礼的规矩,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国君实在太节约了。等孔子跑到鲁国大夫季平子家里一看,季平子祭祀时竟然搞起了天子才能用的八佾.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大怒,工作也不要了,祖国也不想呆了,跑到齐国上班。
到了齐国也不快乐。在泰山脚下,孔子碰到在墓前哭泣的妇人。她的一家人都被老虎吃了,但她依然不肯搬离这里。
因为这里“无苛政。”
从泰山回来,孔子告诉学生,你们啊,都记住了,苛政是比老虎更猛的东西。
这个世界充满着比老虎更凶猛的东西,孔子怎么可以快乐的起来?
不久后,连齐国也呆不下去了。齐国的大夫晏子对孔子礼的那一套弃如敝履,一顿游说。原本想把齐国打造成礼的示范区的孔子只好捞起刚下锅的米,坐着马车奔向远方。
最大的痛苦,大概是一位医生看透了社会的病,却没有治病的机会。
鲁国的大夫们排斥他讲的礼法。
卫国的国君跟美妾坐在一个车上,让孔子跟随其后。让孔子得出一个经典结论:天下唯女子小人难养也。
游历了十四年,没有天地让他施展才华,他看到了这个社会的病,却没有治病的机会。
宋国的东门外,宋国的国人指着他窃窃私语:那人看起来好像一条狗啊。
儿子死了,灵兽麒麟死了,自己最爱的弟子一个个死去,忠心的子路、好学的颜回……还有谁可以帮我把礼传承下去?我想在梦中见一见周公,或许他可以给我答案。
这样的孔子,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快乐的人。
但孔子的确是快乐的。
他的论语中,有八佾舞于庭的愤怒,有鸣鼓而攻之的意气,也有太山坏乎的哀鸣,但孔子依然是快乐的。
他的快乐很简单。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能从学习中找到快乐的人,一生都将是快乐的。他可以寻龙老子,也可以不耻下问。他从新知识的供养中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快乐。
那些远方来的朋友给他另一种快乐。
- 诸子百家中,为何只有儒家传承了两千多年?墨家、法家去了哪里?
- 庄子说:仁是“无爱”,孝是“无亲”,为何儒家宰相称为妙道?
- 我国南方的崇信儒家有哪些具体表现
- 孙悟空一言不合,就钻对手肚腹,这绝活为何没人敢学?他肚里有啥
- 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一辈子也学不完的儒家礼制真是伪善吗
- 隋唐有一员猛将,秦琼和单雄信都不是他对手,就连罗成都打不过他
- 取经成功后沙僧法力有多强?十个孙悟空都不是对手,原著中有记载
- 孙悟空大闹天宫为何不走北天门?你看守门的是谁,如来都不是对手
- 儒学的“春风吹又生”源于他
- 从唐朝法律的制定,浅析唐朝时期法律的儒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