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探访宋代成都鲜为人知的三大名士家族( 三 )


二、范氏
范氏 , 从两汉以来就是巴蜀地区的豪强大姓 , 宗族势力庞大 , 比如两晋出现过天师道宗师范长生 , 辅佐氐羌流民首领李雄在成都建立成汉 , 范氏家族在成都一带就留有子孙 。而宋代成都范氏自范镇开始 , 在史学界传有"三范修史"的佳话 , 三范指范镇、范祖禹、范冲三代人 。
范镇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 , 籍贯也是华阳县 , 哲宗元祐二年(1088)卒 , 享年八十一岁 , 时间比另一范氏名臣范仲淹稍晚 。这两个宋代范家名人一个来自西南 , 一个来自东边 , 据说祖上都认唐代初年的范履冰(河内郡人 , 今河南沁阳)为祖宗 。虽然后来天南地北 , 但古人特别重视祖宗名望 , 哪怕几百年下来早已经是不同的两个家族 , 可追溯起来也算有着共同的血脉渊源 。
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 , 十八岁的范镇在家乡偶遇成都知府薛奎 。薛奎少年时有神童美名 , 十岁左右就才华显露 , 被乡里称颂 。真宗后期一度知兴州、任陕西转运使 , 杜绝当地与党项贸易的弊端 , 建议把物资从四川运往关中 , 受到表扬 。薛奎到成都以后 , 向来以宽柔著称 , 但对当地侵吞西北驻军物资用来敛财处置非常严厉 , 获得百姓和军中的赞誉 , 一致称赞薛奎可与太宗时期治蜀的名臣张咏媲美 。
薛奎另一大贡献就是善于发现人才 , 女婿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巨擘欧阳修 。当时发现范镇以后 , 惊叹“此乃庙堂之人也!”聘至官舍为子弟讲学 。范镇为人谦虚低调 , 既不乘车坐轿 , 也没人迎送 , 来往一年多 , 守门人还以为他是当地的普通学子 , 根本不知这个年轻人是知府大人的座上宾 。
在成都三年 , 薛奎回京师开封升龙图阁直学士 , 权三司使公事 , 顺便带范镇入京 , 向人夸示在蜀中“得一伟人” , 并预言范镇“将以文学名世” 。一年后 , 薛奎提参知政事位列宰相 , 真宗刘皇后去世时 , 仁宗把刘皇后信用的一批人换掉 , 唯独薛奎继续重用 , 没多久因病去世 , 年六十八 , 由女婿欧阳修书写墓志铭 。
范镇参与编撰新唐书
辽宋夏金|探访宋代成都鲜为人知的三大名士家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仁宗宝元元年(1038) , 范镇中进士第一为状元(可惜伯乐薛奎已病故) , 数年后 , 为宰相庞籍(民间包公故事的反派庞太师 , 实际庞籍为人非常正直)荐升直秘阁、开封府推官等职 , 旋升起居舍人 , 知谏院 。庞籍生平还推荐了另一个重要人才就是范镇一生的挚友司马光 。
宋仁宗后期长达七年多不肯立储君一事 , 满朝大臣都不敢说话 , 范镇当时知谏院 , 属于谏官行列 , 出于责任心 , 第一个站出来对宋仁宗进行劝谏 。三次面见皇帝陈述 , 更前后上书十九次痛陈利害 , 呼应重臣韩琦多次申诉 , 终于定下后来的英宗赵曙 。
在神宗时期 , 范镇与司马光一起反对王安石 , 两人对朝局诸多见解一致 , 另一方面私下又都爱好历史 。司马光本来与王安石的私交也不错 , 起初对王安石入朝还充满期待 , 但因青苗法推行 , 王安石对神宗的种种裹挟 , 使司马光感到王安石太过激进 , 变得无法容忍 。
范镇此时推荐著名同乡后辈苏轼入职谏院 , 一来 , 苏轼名声响亮 , 获得神宗欣赏;二来苏轼也对王安石做法有意见 , 自然可以做出成绩 。王安石知晓意图 , 改变对任用官吏的传统 , 防止谏官随意批评 , 对入职人员统统进行出身履历核查 。
苏轼在家乡刚为父亲苏洵守完孝 , 回到开封天地已经巨变 , 众多师友全都被调离京师 , 苏轼没有顺利入职 , 按捺不住对朝局的担忧 , 上书对王安石进行批评 , 同样被调到杭州做通判 。由于神宗欣赏苏轼才学 , 待遇上反而特殊享受知州的级别 。
范镇与司马光在熙宁时期被闲置 , 只能以著述为主 , 约定互相为对方作传 。虽范镇不像司马光那样有大部头著作传世 , 但官方重要的史学典籍基本都有他的参与 , 比如《仁宗实录》、《仁宗起居注》 , 包括《新唐书》的一部分内容 。该书虽然以欧阳修、宋祁负责较多 , 但范镇与宋祁的私交甚好 , 可说是忘年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