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大夫》希区柯克用心理学假大空理论来拯救对推理的排斥( 三 )


但希区柯克就靠着这一套,完成了《爱德华大夫》里的所有真相的解秘。
笔者之前曾经看过《爱德华大夫》,当时就觉得不以为然,毕竟观众不是傻子,能够被电影里的那一套字正腔圆的理论给制服得心悦诚服,今天看来,《爱德华大夫》过分依赖一套没有定型、无法定准、真假难辨的理论来支撑电影里的情节推动,那么,这样的故事情节在时过境迁之后必然会遭遇到岌岌可危的命运,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二、《爱德华大夫》里的故事动因来自于一场无来由的爱情,使电影的情节基础摇摇欲坠。
《爱德华大夫》的逻辑推理可以用荒诞不经来形容,但并不影响希区柯克用他的从容的镜头推演,来展现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爱德华大夫》希区柯克用心理学假大空理论来拯救对推理的排斥
文章插图
《爱德华大夫》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场爱情传奇。如果说希区柯克在推导出电影的真正凶手的时候,他用的是一套莫须有的、硬杠式的、痴人说梦式推演的话,那么他对电影里的爱情,倒是按照他电影里从来不走神的严谨笔法,作了丝丝入扣的表现。所以,《爱德华大夫》能够成立的故事框架,完全是借助于电影打造出的爱情故事来支撑的。不然的话,《爱德华大夫》整个就是一个持不起的阿斗。
但恰恰在影片里,爱情的生发原因,显然相当的薄弱,就连扮演女主角的褒曼都觉得作为一个高冷的精神病院女医生刹那间就能爱上突袭而至的假爱德华大夫缺乏充足的说服力。
《爱德华大夫》希区柯克用心理学假大空理论来拯救对推理的排斥
文章插图
女医生爱上假爱德华大夫是电影情节能够成立的关键,而从目前的电影来看,女医生的一见钟情,缺乏充分的基础与铺垫。当冒名的爱德华大夫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女医生两眼发直,面颊发红,很快失去了她之前对待病人的淡定肃然的态度。而冒名的爱德华大夫对她发起的外出散步的邀请,对于两人情感的确定,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因为很显然,一个女孩愿意陪同一个男人外出,这本身就意味着她的芳心暗许。在这么短促的爱情火花燃起的两人密切关系作用下,冒名者的病态症候很快暴露无遗。
《爱德华大夫》希区柯克用心理学假大空理论来拯救对推理的排斥
文章插图
这时候,女医生本来应该适时退出,毕竟她是一个医生,实在没要必要与精力,去耗费时间,爱上一个她已经司空见惯的病人。
但电影的主题已经转化为女医生帮助假冒的爱德华大夫去查询他的疾病之因的冒险旅程,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影片里的爱情元素,其实有着它的功利性目的,那就是进一步推进假冒大夫去揭开自我的命运之谜。
《爱德华大夫》希区柯克用心理学假大空理论来拯救对推理的排斥
文章插图
实际上,女医生在踏上爱情冲动之途的时候,她面对着两个莫测的困境,一个是冒名者的欺骗嫌疑,另一个是冒名者的杀人嫌疑。
冒名大夫在女医生面前完全是一个不堪一击的弱者,每一个嫌疑都足可以让女医生心力交瘁,但是,女医生却被内心的爱情激发,一往情深地救治冒名大夫,帮助他找到自己的身世真相,同时洗雪他遭遇的冤屈。
《爱德华大夫》希区柯克用心理学假大空理论来拯救对推理的排斥
文章插图
总体来说,影片更为正能量的存在是由褒曼扮演的女医生,但也因为她的角色过正,让这一人物的可信度也大打折扣。相比之下,远不如她在《美人计》中遭遇到的双重磨难来得刻骨铭心,攘肌及骨。在《美人计》中,褒曼把一个女人失去家国依恃的女人迷离状态表现得沦肌浃髓,而在《爱德华大夫》里,她一直主导着事件的进程,扶持着一表人才的冒名大夫找回自己丢失的身份,也找到了真大夫的消失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