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拥有这样关系的人,更容易活出自我

文/学乃身之宝
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通过观察近6万对母亲和孩子,提出过很多经典术语,“抱持”就是其中之一。
抱持,可以理解为接纳和支持。
温尼科特认为,好的父母会提供抱持性环境,即孩子发展好的时候,认可他;孩子受挫的时候,支持他。
也就是说,在这种抱持性关系中,孩子会把最初获得的这个外部容器内化到自己心中,形成高自我稳定性,内心就比较强大,不轻易惧怕权威,也不容易自我否定。
如果我们能够拥有抱持性关系,就容易活出自我。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关系容易活出自我呢?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
心理学:拥有这样关系的人,更容易活出自我
文章插图
1.抱持性关系,是一个滋养型关系
抱持性关系,除了让孩子拥有高自我稳定性外,还允许孩子在这个容器内肆意流动,进而让孩子的自我灵活度、自我力量,以及自我组织力都得到了极大地滋养。
就像电影《海蒂和爷爷》里的海蒂,她就是一直生活在抱持性的关系中,所以才会开心快乐,哪怕物质生活不是那么丰富,但她的精神是自由的、充足的。
最初在姨妈家生活,虽然影片中没有过多介绍海蒂在姨妈家的生活状态,但我们从她身上的自信的快乐,就能够判断出姨妈对她很好,况且牧师也检查过她的身体,是健康的;
心理学:拥有这样关系的人,更容易活出自我
文章插图
后来和爷爷生活,虽然刚开始爷爷对她很冷淡,但她的热情感染了爷爷,爷爷也对她疼爱有加,爷爷冒着大雪送海蒂下山,和好朋友皮特玩耍;
心理学:拥有这样关系的人,更容易活出自我
文章插图
再后来又和拉拉一起学习生活,虽然刚开始很不适应,但拉拉的奶奶给予了海蒂真挚的爱,比如当海蒂不爱学习时,奶奶给予她及时的鼓励,而这些都是支持。
可见,海蒂的生活中总有一个人为她提供抱持性环境,进而让她的自我得到了滋养(姨妈、爷爷,以及拉拉的奶奶对于海蒂的抱持,让海蒂的自我拥有了力量,更重要的是,她有了强大的自信心),而这就是抱持性关系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
心理学:拥有这样关系的人,更容易活出自我
文章插图
2.抱持性关系里,允许“不好的”部分
很多人之所以无法活出自我,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允许自己不够好,而这个“完美”要求的背后,是他们过于看重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导致的。
也就是说,那些无法轻松活着的人,他们感觉到累,是因为他们没有生活在抱持性关系中。
抱持性关系,是允许、接纳一个人有“不好的”部分。
追求完美,会让一个人特别累,不仅因为这个“完美”的目标无法实现,还因为没有人允许他们“不完美”。
而海蒂的阳光、自信,源于有人接纳了她的“不完美”。
比如,海蒂和拉拉在一起时,拉拉接纳了她,并没有因为她是乡下的而看不起她;另外,海蒂在拉拉家生活一段时间后,因为想念爷爷出现了梦游的症状,给他们家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我们看到,拉拉一家人没有嫌弃她,拉拉的爸爸不仅请来了医生,最后还允许她回家,这些都体现了抱持性关系的重要作用。回到爷爷身边的海蒂,梦游的症状自然消失了。
可见,抱持性环境,能够接纳一个人的真实,更允许一个人的“不完美”,而这就容易让一个人活出自我。
心理学:拥有这样关系的人,更容易活出自我
文章插图
3.在抱持性关系中,人会重新成长一次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活得孤独、劳累的原因,是其内心没有可以依赖的关系。
就像影片中的拉拉,自从母亲去世后就出现了无法站立的病症,其原因就是她内心太孤独,爸爸忙于工作,奶奶偶尔来一次,身边的管家和佣人并不是她亲近的人,所以她心中的伤心、难过没有人能理解,更没有得到及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