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文:葛维屏
《爱德华大夫》是希区柯克拍摄于1945年的一部电影,体现出希区柯克成熟期对镜头的游刃有余的掌控。
影片也曾经于1980年引进中国,在中国掀起了对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广泛热捧。当时的弗洛伊德对于中国人来说,还相当的陌生,《读书》杂志在那一段时期内,还普及性地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当成奇货可居的新型理论来进行要言不烦的介绍,现在重新看一看这些介绍性文章,会觉得当时国内学术界对国外早已被人们淘汰的一些理论充满了一片倒的奉承与膜拜心态。
《爱德华大夫》电影得以成立的根本支柱就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但是弗洛伊德理论的可疑性,连与他同时代的鲁迅也表示了嗤之以鼻。当八十年代《爱德华大夫》再度引进的时候,连琐带动了弗洛伊德理论重新在中国的死灰复燃,但是,毕竟西方心理学早已经过了对弗洛伊德的全盘接受的蜜月期,质疑与存疑已经成为对弗洛伊德心理学头上挥之不去的一道冷却剂,这时候引进中国的《爱德华大夫》除了给人不可思议、故弄玄虚之感,并没有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可信性作出多少贡献。
而对于希区柯克来说,他的尴尬还在于,如果弗洛伊德的那一套理论连在人们最基本的常识范畴里都无法接受的话,那么,以这个理论支撑着的《爱德华大夫》在情节架构上,也注定是难以立足的。
文章插图
实际上,《爱德华大夫》让我们洞见的是希区柯克一生都无法改变的习惯,那就是他对推理元素的绝对排斥。他的电影里从来不屑一顾通过逻辑推理推导出疑案背后的真相,而在《爱德华大夫》中,本来应该由推理功能承担的情节推进职责,完全让位给了玄之又玄的“痴人说梦”式的对梦境的解读。
电影里的所有真相,都藏匿在梦境中。希区柯克通过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引入,回避了推理元素在逻辑进程中的至关重要地位,但是,当弗洛伊德的这一套理论并非无懈可击的时候,《爱德华大夫》引以为重的核心支架便全部落空,整体的可信度便彻底倒塌。
因此,我们可以从《爱德华大夫》里看到希区柯克电影的基本风格,他的电影因为拒绝推理而漏洞百出,而他把推理元素剔开之后,却可以将他的主要表现区域放置在人心的刻画上,这形成了希区柯克电影的一些共性特点。《爱德华大夫》正显现出之前与日后希区柯克电影成功与失败为什么如此泾渭分明而又简单直接的根本要害与深层秘密。
文章插图
一、《爱德华大夫》里的推理判断来自于一场玄奥的梦境推断,使电影成为一部玄幻片。
《爱德华大夫》里以卷帘格的形式,展现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迷津。一家医院新任院长上任,但很快发现这个新任院长是冒名顶替的,那么,真正的院长哪里去了?很快发现,这个真院长竟然已经命丧黄泉,那么,冒名的假院长,是否是杀死真院长的凶手?
文章插图
这是电影里的最大迷案,本来对真相的揭开,通常情况下,是借助于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推理判断来完成的。在《爱德华大夫》里,有实证部分,那就是假院长与他新结识的女医生,在一见钟情之后,来到了真院长失踪的地点,寻找真相。但是这个实证部分,如何进入逻辑推理流水线,那是福尔摩斯与克里斯蒂探案中才能发生的事情,希区柯克不需要。
希区柯克电影对推理向来缺乏兴趣,但他又必须从实证推理出真相,怎么办?
- 心理学:你第一眼看到的是啥?测你哪种才华被埋没?
- 越是心地善良的人,往往命越差?心理学:早点知道真相,越好
- 心理学女博士:“强势的女人祸害多”?清醒一点社会变了
- 心理学:只需五个步骤打开你的心结
- 心理学:真正厉害的人,是把自己做到极致,你会吗?
- 心理学:拥有这样关系的人,更容易活出自我
- 新时代·艺术家/王昭娜
- 引导用户的大部分设计,全靠这些心理学
- 王阳明:心学是哲学也是心理学,修炼内心,福生无量
- 怎样在亲密关系中主导自己的地位,心理学家教你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