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隐逸高人( 三 )


 陶渊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隐逸高人
文章插图
喜 忧 交 织 的 归 隐 生 活辞职之后,陶渊明就写了著名的《归去来辞》,表达了对今后美好生活的设想。归隐后,陶渊明过起了早出晚归、开荒种地的辛劳生活;在劳作之余,他还写了大量的诗歌,比如那首脍炙人口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然而,陶渊明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归田后的第三年,他的家就遭遇了火灾,这使他的生活很快走向了下坡路。但即使这样,陶渊明也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47岁的时候,陶渊明移居到离浔阳城不远的南村,原因是这里有一些好邻居,其中既有农民,也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读书人。陶渊明还分别写诗赠给他们。50岁以后,陶渊明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而且还生了病,这期间他更经历了改朝换代。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以禅让之名,篡夺了晋恭帝的皇位,从此开启了南朝宋时代。陶渊明对刘裕的这种行为当然是不满的,特别是当刘裕派人将零陵王(晋恭帝被废后改称零陵王)杀死后,陶渊名对阴狠毒辣的刘裕更是充满了愤慨。这也表明,归隐后的陶渊明并非不问世事,而是把天下之事都装在心中,这是他和那些遁迹山林、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所不同的地方。由于贫困与疾病的长期折磨,陶渊明的身体越来越差。宋文帝元嘉四年(427),陶渊明与世长辞,卒年63岁。影响后世的品格和文学成就陶渊明为官时的政绩在史书中记载的并不多,然而他的诗歌和辞赋创作却流传后世,至今为人们所吟诵。陶渊明的诗歌,从题材和内容上说,大致可以分为咏怀诗和田园诗两类。它们虽然都属于抒情诗,但是其思想和内容则各有侧重。陶渊明的咏怀诗(包括《杂诗》《饮酒》《拟古》《咏贫士》《读山海经》等),记录了他从出仕到归田以后的种种生活体验。这里有向往功名事业的远大抱负,有“欲有为而不能”的深刻苦闷,有安贫守节的清高志向,还有除暴复仇的强烈愿望。这些诗隐微曲折地揭露了社会现实的污浊和黑暗。但是,诗人逃避矛盾、忘怀现实、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等消极思想,也经常流露出来。这与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在读这些作品时应该加以注意。他的田园诗(包括《怀古田舍》《归园田居》《西田获早稻》《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桃花源诗》等),则表现了诗人躬耕苦作的各种体验。这里有对劳动的道德和美学意义的体会,有在劳动中和农民的亲切关系,有对农村田园景色的欣赏,也有饥寒贫困生活带来的痛苦。应该说,这些诗如果诗人没有劳苦生活经历,是写不出来的。陶渊明的咏怀诗和田园诗往往互相渗透、密不可分。他选择归隐田园是得知自己的抱负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中无法施展而踏上的退守之路,但是躬耕生活又使他进一步认识到了生活的艰难,社会的现实磨砺着他的道德品格,增强了他“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力量。当然,从中国诗歌的发展过程来看,陶渊明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田园诗。陶渊明以前,除了《诗经》的《国风》《周颂》中有几首农事诗外,几乎很难找到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懂得了这个背景,我们就可以说,陶渊明几乎是在空白的荒野里开辟出了田园诗这个艺术的园地,独立地创造了田园诗的新形式,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像以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和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就受了陶渊明的很大影响;南宋范成大的田园诗有所发展,也是得益于陶渊明。诗歌之外,陶渊明在文章方面也很有成就。最著名的莫过于那篇《桃花源记》,此文已被收入中学课本。这是陶渊明54岁左右作的,当时正值东晋末和南朝宋初王朝交替时期,文章寄托了陶渊明晚年的思想和理想。不难看到,陶渊明想要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表面看来是消极的,然而细细考究,其中却蕴含着作者的革命性和民本精神。东晋末年,社会动荡,在战争的骚扰和破坏下,百姓所遇到的掠夺、蹂躏和危害十分严重,所谓“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此时的陶渊明集文人、隐退的官员和农民于一身,他把自己的理想付诸笔端,而写成了这篇文章。他关心民生,希望百姓能够生活于没有战乱的祥和之世,一生美满。文中所表现的对于原始公社的回顾与憧憬,在当时封建社会的阶段里,乃是革命思想的曲折反映。除了文学成就外,陶渊明的品格也是值得称道并影响后世的。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晋陶渊明独爱菊。”其实,除了菊花外,陶渊明还喜爱松,这从他的诗中可以反映出来。如《和郭主簿》其二:“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菊,盛开于疾风横扫、寒霜施威的深秋季节;松,傲霜挺立,卓尔不群,抗寒成荫。当百花纷纷凋谢之际,菊、松却凛然风霜中,毫不屈服,因而二者的象征意义在于:不同流合污、高洁和刚直不阿。前面提到,陶渊明多次做过官,有两次跟随的还是有权有势的大人物(桓玄和刘裕),如果他愿意阿谀奉承,愿意溜须拍马,愿意放弃原则,他的权势会越来越大。他最后出任彭泽县令,如果他愿意逢迎督邮,愿意牺牲百姓利益来满足自己和上级的私欲,想必他的官也会越做越大。然而如果这么做就不是陶渊明了。虽然自己“济世”的抱负难以实现,但他耿介不阿、不贪图享受、不趋炎附势、不同流合污的品格却始终不变。于是,他最终选择归隐田园,对于此举,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他的隐逸并非出于对人生意义虚无主义的理解,相反他的创作和生活都反映出他对现实和人生的执着,只是往往通过较为隐晦曲折的方式表现而已。直到今天,陶渊明的这种像菊、松那样重节操的品格,仍被我们广为传颂。◎本文原载于《月读》,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