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陶渊明,很多人都知道,一首《桃花源记》成为千古传唱的文章,世人皆知,陶渊明隐居避世,也知道他在隐居之前是世家大族出身,却不知道他的家世。
陶渊明的确实是名门望族出身,祖上也是曾经显赫一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时期的名将。
一生战功赫赫,名震天下,后世也广为流传他的千古事迹。唐德宗时,把他封为武成王庙64将之一。
及至宋代,宋徽宗又将他封为宋武庙72将之一。到近现代时期,历史学家认为他是可以跟英国克伦威尔,美国华盛顿总统相比的人物。
文章插图
可想而知,陶侃的声望有多强,后世评价陶侃:“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可以说,陶侃集曹操和诸葛孔明的优点于一身,对他的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陶侃此人,出身贫苦之家,家境贫寒,尽管其父是三国孙吴的武将,但是地位不高又早逝。
因此,陶侃幼年时期就过得很清贫,但是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之下,自幼习文锻武,胸怀大志。上天永远不会亏待每一位有梦想的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在某一个下着大雪的冬天,鄱阳郡孝廉范逵因公务路过陶侃家住的村庄。在大雪的天气中饥寒交迫,不由得敲开了陶侃家的门。请求在陶侃家吃一顿粗茶淡饭。
【“隐士”陶渊明出身将门,曾祖陶侃是“武成王庙64将”之一】一贫如洗的陶侃都傻眼了,家徒四壁,自己都食不果腹,如何招待这一屋子人?
陶侃的母亲是一位具有魄力的女人。她让陶侃招待几人,自己出门,找到村里面一位高价收购头发做假发的人。
陶侃母亲毅然挥刀剪掉了自己的一头青丝卖得了一个好价钱。要知道,在古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般不到万不得已,古人都不会断发。
陶侃母亲用卖头发换来的钱到附近酒庄订了几道好菜,拿回去招待客人。并且回到家之后,还拆了家中一间草房给范逵等人烧火取暖。“截发留宾”也因此成为千古美谈。这样为陶侃博了一个好前程,是他官场之路的敲门砖。
范逵等人有感陶母的恩情,决心为陶侃引荐。陶侃一直有做官的意愿,此时有范逵等人的引荐,不失为步入仕途的好办法。
有范逵等人的举荐,陶侃步入官场。是金子总会发光。陶侃确实是有能之辈,他在官场上大放异彩。
由于自幼饱读兵书,因此颇有军事才能。步入仕途之后,多苦多难的工作他都义不容辞,当时南方很混乱,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南方这个南蛮之地,就拾掇陶侃这个职场新人去南方平乱,陶侃没有推脱,并且凭借自己杰出的才能,在南方站稳了脚。
从此之后,陶侃在官场上展露锋芒,在东晋那个乱世,到处有陶侃多次带领部下奋勇杀敌,平定叛乱,屡建奇功,为晋室王朝立下了不朽功勋,陶侃从此平步青云,晋室王朝对其也多有敬重。
陶侃虽然战功赫赫,但却从来不居功自傲,身为一方地方官,他心系百姓,关注百姓生计。
有一次,他出游时,看到有一个人手里拽着一把未成年的谷子,经过询问所知此人路过农田,随手抓的一把谷子。陶侃震怒,以那人随意糟蹋他人辛辛苦苦种的粮食为由,抓起来,鞭笞。
文章插图
陶侃一生当中,无论是做官还是做人,心里都有一把秤,身为将军,他身先士卒,治军严谨,有一只赤胆忠心的士兵誓死追随,因此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书写战场传奇。
他作为地方官,爱戴百姓,谦恭仗义,而且以大局为重,可谓是文武全才,德才兼备,无怪乎后人把他比作曹操和诸葛亮。
唯一可惜的是,陶侃晚年辞官,他辞官之后,把所有事务都登记在册,确保无误后,踏上回乡的旅途,然而在他返乡途中怅然病逝。
他一生劳碌,为官为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怪乎有陶渊明这样优秀的后代。
- 此人家奴出身,赵云和岳飞学习他一辈子都没达到他的高度
- 从佩剑方式看出身份高低?从铜柄铁剑看先秦的西南夷贵族文化
- 朱元璋出身明教,称帝之时,明教教主张无忌的结局出人意料
- 为什么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很多人出身贵族!
- 张爱玲成名跟她的好出身有关,有一个园艺家还帮了她的忙!
- 85岁女隐士:曾打坐108天,40年不见家人,儿子结婚也不回
- 中国文学简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陶渊明
- 王英五短身材,土匪出身,宋江为何却将义妹扈三娘许配给他
- 红楼梦贵族出身的柳湘莲为什么选择戏子这个低贱的行业
- 千古冯夫人:侍女出身的女外交家,一人化解一国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