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隐逸高人

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著名的诗人和辞赋家。其主要事迹记载在《宋书·陶渊明传》《晋书·陶渊明传》《南史·陶渊明传》,以及他自己创作的《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曾孙,先后在桓玄、刘裕、刘敬宣手下任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应该说,在晋末最动荡的时期,陶渊明曾立志有所作为,后逐渐知其不可为,最终永归田园。陶渊明留给后人的除了《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归去来辞》等诗赋名篇外,还有他那高洁、刚直不阿、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陶渊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隐逸高人
文章插图
少 年 立 志据史书记载,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王朝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陶侃一生政绩卓著,是一个重视功名、有进取精神的人。他常对人说:“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他管辖的地区,社会秩序井然。此时的陶家,算是鼎盛时期,有“家僮千余,珍奇宝货富于天府”。陶侃死后,他的子孙们,有的因罪被诛,有的因兄弟之间互相残杀而亡,家境日渐衰落。陶渊明的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陶渊明的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然而,陶茂不是陶侃的长子,不能接替陶侃的爵位,因此从陶茂开始,陶家的政治和经济地位逐渐衰落。陶渊明可以说是更不幸的,因为在他八岁时父亲陶逸就去世了,这使得陶家的生活更加艰难困窘。他自己形容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别人的描述是“少而贫苦,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然而,生活在经济拮据的家庭中的陶渊明并没有自暴自弃,他自幼博览群书,学过《老子》《庄子》,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崇尚自然,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他对儒家的经典也下过功夫,他在《饮酒》诗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说:“先师(指孔子)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有了“大济苍生”的伟大抱负和信念,同时也立下了“忧道不忧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生原则。他在《杂诗》(其五)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这体现了青年时期的陶渊明乐观奋发的进取精神。初 任 祭 酒早想建功立业的陶渊明,直到29岁时才出来做官,在当时来看,应该算是比较晚的了。他人生第一次为官,做的是江州(属今江西,浔阳即江州下的一个郡)的州祭酒(掌管教育的官员)。他在《饮酒》诗中说:“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意思是,当初由于饥寒交迫,没办法养活一家老小,于是在接近30岁的时候,忍受着耻辱,放下农具,出去做官。也就是说,陶渊明这次做官的主要原因是生活贫困,要挣钱维持生计。但是,从陶渊明早期的思想经历来看,他这次做官是受了儒家“学而优则仕”以及“用世”思想的影响,其目的不单单是为了生计,更多的应该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因为,毕竟他祖上三代都是出仕之人,陶渊明自己也想让当时已没落的陶家重新振兴起来。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陶渊明在江州祭酒这个职位上没做多长时间,就辞职不做了,原因是“不堪吏职”,就是承担不了“祭酒”这个职务。我们不禁要问,陶渊明幼年好学,读书很多,做州祭酒这样负责教育的职务应该说是正合适,怎么会承担不了呢?而且,陶渊明那么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好不容易才做了官,为什么很快就辞掉了呢?这恐怕和当时政治的腐败和陶渊明的性格有关系。陶渊明生活的东晋王朝是门阀世族统治、等级制度森严的时代,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有一句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旧时指的就是东晋时代,王谢是当时两大豪门望族。陶家在当时已经没落,政治上没有势力,因此即使做官也只能是低级官吏,不可能被重用,这使得陶渊明空有抱负而无法施展。另外,当时的东晋王朝虽然偏安江左,但统治者却不思进取,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官场上也是尔虞我诈、腐败横行。但陶渊明“少有高趣”,不肯谄媚逢迎,对官场胡作非为的现象更是看不惯。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直接导致了他“少日自解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