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犁|散文《那些消逝的农具》陈久平( 二 )


犁随时代的发展,正在渐渐退出农耕作业。用犁的时代也将成为历史。不过时来古,古来时,我们靠犁生活了几千年,对犁还是不能忘怀。
2.耱
耱是与犁配套的设备,凡是经过犁犁过的地大部分都要用耱来耱。犁过的地没有用耱去耱的地称为张口地,这种张口地不容易保水,遇上春天风大,很快就会把地吹干,会造成缺苗断垄。经过耱耱过的地就成了合口地,用重耱耱过后,耕地会变得耕作层土壤密集,平实,土层封被的好,所以好捉苗,能够保垧。所以耙耱镇压是土地保垧的最好措施。但凡是农家都要有一块耱,这也是过去农民的必备农具。
过去农民用的耱,大都是山区的老百姓用桦树的材质做成的。先用桦木做成两块三十公分长的档头,大概宽度在十公分左右,在档头上穿三个四公分左右的圆孔。再用桦木做三根长度在一米八左右的耱杆,把三根耱杆插入档头的三个孔眼中,固定好,放平整。这就要用60公分长度的,直径两公分的桦梢,把桦梢拧破,拧成了麻花状,在火上熏软,能够随心所欲进行操作,把两头的顶部都要削成三棱状的尖头。这样做好后,就开始在耱杆上一根一根的并排着绑绕,这样周而复始把耱杆排满以后就大功告成,前边的尖的部分称为耱齿,耱齿是耱的主要部分,是耱碎土块的设备。最后固定合适,就是一片好耱了。这样做成的耱就可以上市出售了。
我们家种的地多,这耱是每年需要购买的,看起来这东西简单,可是在平川地区是没有原材料去加工的,这些东西都是属于山货,只有山上才会有这种加工材料。到了春天赶集的时候父亲要早早去集上买耱。买好的耱自己回来还要进一步加固,才能上地使用。
耱是每天上地必带的,背在了背上,出了地里,放在地边上,准备耱地时用。把一块地犁完以后,把犁具摘掉,再把耱挂上,让牛拉上耱耱地。有时为了耱好地,让耱重一点,就要在耱上放一些土块,以增加耱的重量,使地耱的更加平整细碎。有时个我们这些小孩子跟上在地里玩,大人们看见了,就要让我们去爬耱,我们爬坡在了耱上,耱的重量自然就增加了,我们也觉得很好玩。耱过几圈下来,虽然是浑身是土,有时会是头上嘴里也是土,那真是土眉浑眼,对于我们这农村从来没有坐过什么车的孩子们来说,那就是最好的车了,耱完一块地下来,也很愉快。
在春天播种的时候,耱就用上了派场,几乎是天天用。当然农民的经验很丰富,有些作物是必用耱的,有些作物是不能用耱的。比如,种谷子时是用碌砘镇压,就不能用耱,用耱耱过谷子的出苗就不好,就容易缺苗。比如种胡麻就是既不能镇压,也不能耱,耱了反而不好。而种莜麦,豆类,必须耱,学要用重耱。扣伏地一般是不耱的,而秋翻地必须耱,秋翻地是不能留下张口田的。秋翻地是要蓄住秋天的雨水,实现秋雨春用的,耙耱保垧很重要。我们这里过去的老农一般也就是一犁一耱,可是我那年去了海南岛,那里的规矩是在入种前必须做到土地的三犁三耱,否则是不能下种的,可想而知,这耱的作用是多么重要的。
我经过四十多年的考证,认为这种桦梢耱也是岚县山区的一种杰作,只有岚县及岚县的周边县的农民才使用这种耱,这一方面是岚县处于针阔叶林混交区,岚县的桦林很多,几乎分布于各个山区,当地人也自古喜欢编织,用荆条编制各种家具是绝活,所以岚县的桦梢耱也很盛行,成为山区农民的一大收入,长久不衰。到了忻州、定襄、原平这些地方就不见这种耱了,见到的只是木耱,有的很简单,就在一块长条木上钉些木齿,有的在两根长条木板上钉些铁齿,也就成为耱了。在海南岛的水田作业区当地农民大多用的是耙,是立体式的,因为当地雨量充沛,不存在保垧这一说法,所以只是疏松土壤,不需要镇压的功能,所以用的耱也有区别。早已经变成铁耙了。有了大型农机后,这些大型的拖拉机带上了圆盘耱和镇压器,也就不用这种桦梢耱了,尤其是发明了旋耕机,这种机子有几种用处,既能作犁,又能成耙,还能作耱,有些平川地区也就不用这种老古董的耱了。这几年也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林业部门也不准农民进山去砍伐桦树去编耱,所以这种编耱技术也就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