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何驽:战国至汉代玉器艺术考古的真正典范——评《实幻之间——院藏战国至汉代玉器特展》图录( 四 )


“眼见为凭”,利用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和明治大学特任教授杉原厚吉先生有关视觉错觉研究模型和图像,展现“眼见”与“真实”之间的差别,引导观众深入思考“实”与“幻”的视觉本质,直击艺术本体论的真谛,确实别开生面,饶有趣味。
“内文补充说明”,是为了弥补图录条目体例和篇幅限制的缺憾,补充展开相关视觉艺术心理学原理的阐述,是为对视觉艺术心理学相关原理感兴趣的观众准备的知识点。
作为研究图录,《实幻之间》的注释显得格外重要,蔡庆良下了很大功夫,做了大量注释文献溯源工作,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钦佩。
这些“附件”部分在内容方面尽力掰开揉碎,为读者科普晦涩难懂的视觉艺术心理学有关“错觉”与“秩序感”的原理和概念,这种心系观众、服务观众的展陈图录编纂的宗旨,值得赞赏与提倡。
除了以上三大突破之外,《实幻之间》也有传统文物展览图录常见的板块,如“单品说明”和“专文”。“单品说明”是文物展览图录常见的传统内容,详述展品玉器和解说图片的基本信息,是文物展览图录不可或缺的要件。“专文”部分则是与展览相关的专题研究论文。
三、关于“专文”的评介
“专文”共收入四篇从不同角度论述视觉艺术错觉的论文。
1.考古视角
“专文”部分首篇以艺术考古为本,收录了蔡庆良先生为这个展览特别撰写的学术论文,题为《上古时代的错觉艺术》,旨在弥补本次展览以清宫旧藏战汉玉器为主的局限,补充考古发掘资料,发散性地扼要阐述他对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器、陶器、铜器纹样中所反映的艺术错觉原理运用的分析。文章虽然不长,却试图侦探出一条中国上古时期艺术错觉设计理念逐步传承与发展的粗线条脉络。以我目前掌握的资料看,蔡庆良的这篇短文确系中国上古时期艺术错觉“艺术学研究范式”的艺术考古研究的首创专题研究,值得大加赞赏!尽管他所提出的上古时期艺术错觉设计理念逐步传承与发展的脉络尚显粗疏,视觉艺术心理学原理的应用尚显些许游离,但是这一具有开创性的重大课题在艺术考古、艺术史,甚至艺术心理学理论上古部分实践完善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前景与意义。衷心希望蔡庆良先生能将这一重大课题继续做大、做深。
2.物理视角
第二篇专文是杉原厚吉教授的《对深度的感知与不可能的物体》。论文既是对本图录“眼见为凭”部分视觉错觉原理模型与插图的深度解读与文字说明,也是杉原教授数十年来潜心实验研究视觉错觉形成原理的心得精华。虽然我对其中所介绍的原理一时难以消化,毕竟隔行太远,但耳目一新是实在的。
3.绘画艺术视角
第三篇专文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物处的王钜元先生所撰写的《以造型艺术的观点与战国至汉代蛇兽主题玉器之对谈》。王先生主修油画,论文更多从画家的角度出发,与蔡庆良的考古视角、杉原的错觉实验科学视角有所不同,他更强调多视角观察。王先生做了一个有趣的对比,西方绘画立体主义将多点视角呈现在一幅画面上,战国玉器也以多视角的方式突破二维平面空间的视觉限制,比如将蛇身平面对称展开产生多维空间的蛇身,与毕加索名画《朵拉·马尔画像》的技法好有一比。西方绘画立体派在平面作品中以单一视角呈现多元面向的结构来体现立体,汉代玉器则将兽身夸张扭转变形,以满足从单一视角几乎可以看到立体兽身全貌的目标。
当然,汉代玉器兽身立体雕刻是从战国玉龙二维平面技法发展来的,合-2-03 玉剑摽上的立体雕神兽不合理的前肢翻转形态,便是这种技法转变过程中的探索之作。王钜元先生立足于绘画艺术的视角,对战汉玉器蛇兽之身造型艺术的分析十分独到,也是以往玉器艺术研究比较忽略之处。而战汉玉器究竟是多视角还是单一视角,抑或是移动视角观赏,确实需要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探讨。今人在多数情况下是从单一视角静态观赏战汉玉器,会觉得蛇兽之身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不合理的造型和形变。其实,如果我们能像战汉时期使用这些玉器的人那样用移动视角多维度观赏、把玩这些玉器,这些神兽便不再显得怪异,反而妙不可言。中国唐至明清时期山水长轴画卷的欣赏,都必须用“被动”移动视角(走马灯式视角——画动人不动)来观看,我想,这一观看传统很可能在战汉时期就已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