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梵天东土,并蒂莲华|中国古代佛教造像(下)

小编今天很开心,因为听说关注小编的都是帅哥美女。非常感谢您能点开小编的文章,如果能关注小编,小编将不胜感激!| 山东|
 佛教|梵天东土,并蒂莲华|中国古代佛教造像(下)
文章插图
蝉冠菩萨造像东魏(534-550年)石(彩绘贴金)通高120.5厘米 像高97.2厘米 头光直径52厘米蝉冠菩萨像于1976年出土于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时断为三截,后经修复拼接完整。1994年7月初被盗,流转到英国文物市场,1995年被日本美秀博物馆(Miho Museum)花费巨资购得,成为该馆的展览文物。后在中日双方多次交涉下,在2008年1月,蝉冠菩萨像回归中国,入藏山东博物馆。菩萨戴高冠,冠正中饰以蝉纹,故称蝉冠。嘴角微翘,面含笑意,头光的正面和背面都做成内层莲瓣、外层同心圆的样式。斜披内衣,双肩覆搭披帛,帛带于胸前打结后分向两侧,下垂至小腿侧再向上折,最后各自绕两手肘下垂,两肘外侧下垂的帛带已残缺。下身穿着长裙,裙袂处分布密集皱褶。菩萨身躯修长,装饰华丽,双层项链,璎珞从两肩的圆饼形饰垂下,在腹前的一颗硕大的宝珠处交叉绕向身后。蝉冠最早为汉代时侍从官所佩戴,侍从官经常陪伴在皇帝的左右,后代常常以“蝉冠”比喻显贵、高官,“蝉冠菩萨像”也由此寓意其高贵的身份。此种形制的菩萨,在世界范围内亦属罕见,弥足珍贵。
 佛教|梵天东土,并蒂莲华|中国古代佛教造像(下)
文章插图
菩萨立像北齐(550-577年)石高118厘米 宽32厘米 厚15厘米山东省诸城市南郊体育场出土 菩萨出土时残损较为严重,后经修复,基本恢复了原有面貌。菩萨头戴花冠,脸庞丰腴,双目下视,小嘴厚唇,脖颈细长,项饰精美,肩挂串珠,裸露双臂佩戴臂钏,披帛在腿前、膝前横列两道打结于胸前,跣足而立。本件立像雕工精细,衣纹、帛带流畅,且保存基本完整,较为难得。
 佛教|梵天东土,并蒂莲华|中国古代佛教造像(下)
文章插图
佛立像北齐(550年-577年)石通高106厘米 宽30厘米 厚14厘米佛像整体圆雕,保存较完整,立姿,面相圆润。袈裟薄衣贴体,衣纹基本不见,左右手均残断,跣足立于圆台上。造像贴体无衣纹的袈裟样式与青州造像北齐圆雕佛像中的一类相似,身体线条颀长优美,体现了这一时期山东诸城地区造像的独特艺术风格,也体现了印度笈多艺术对山东造像的影响。
 佛教|梵天东土,并蒂莲华|中国古代佛教造像(下)
文章插图
一佛二菩萨像东魏-北齐(534年-577年)石通高126厘米 宽73厘米 厚15厘米1996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窖藏出土 主尊佛像磨光肉髻,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残损,跣足立于圆台上。左、右胁侍菩萨均头戴冠,宝缯垂肩,饰项圈,着天衣,跣足立于双龙口中吐出的的莲台上。三尊像共用一整个舟形背屏,在背屏上分别彩绘出各自的头光与身光。背屏上部正中为一单层侧面塔,装饰华丽,两侧环绕飞天六身,二身托塔,四身分执笙、箜篌、琵琶、排箫。飞天下方有化生童子两身,侧身向主尊作礼拜状。主尊足下有榫,原应另有台座,现已不存。此件背屏式造像体现了青州地区造像风格的成熟。
 佛教|梵天东土,并蒂莲华|中国古代佛教造像(下)
文章插图
佛立像北齐(550-577年)石通高151厘米 宽37厘米 厚20厘米1996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窖藏出土 佛像采用圆雕工艺,石灰岩材质,面相圆润,双目低垂,螺发细密,肉髻低圆,小嘴厚唇,嘴角微微上扬,似在微笑。内层头光饰以莲瓣,外层施以线刻彩绘同心圆纹饰,头光残存部分上尚存四身浅浮雕化佛,身着通肩袈裟,彩绘田相纹,朱红色。左臂上举,左手残,右手下垂提袈裟下摆,跣足而立于圆台上,圆台下有榫,应有可插之莲台,惜无存。这种袈裟几乎没有衣纹的佛像表现,是青州北齐时期佛像的特色,显示出印度笈多艺术对青州地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