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这三件事易损福报,最好别做!

常言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福报是佛门术语,被作为福德果报的简称,比如《大乘义章》中说:“依智起福,依福起报。”福报不同于世间的福气,福气是世间的有漏福报,而福报则包含着世间与出世间的福德。我们常羡慕别人,说别人福气真好,家庭美满,事业顺利,为何自己不顺心的事比比皆是。其实,福报不是神佛赐予的,也不是祈求来的,而是行善培福得来的。
 佛教这三件事易损福报,最好别做!
文章插图
所谓“人为善时,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累积福德容易,造业折损福报更容易,这三件易损福报的事,最好不要做。其一。不孝敬父母,孝道有亏。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乃至一切恩师长辈,是修善培福的第一要务。《劝孝文》中称“孝”是人间第一善事,舍此别无功业可言。佛门之中尤其重视孝道,《梵网经》中有言:“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而学佛人当以戒为师,所以孝敬乃是佛法的根基算在。
 佛教这三件事易损福报,最好别做!
文章插图
祖师常言“佛教以孝为本。”父母是世间无上恩福田,学佛的人更要懂得孝敬父母。当我们羡慕别人家庭和睦时,不妨先反思自身,否则自己孝道有亏,又怎能指望子女孝敬我们呢?其二。全无谦卑心,贡高我慢。佛法从恭敬中求,而佛法是包含世间与出世间的智慧。古德云:“一分恭敬,一份利益;十分恭敬,十份利益。”我慢高山,不存法水。假如自己目空一切,狂妄傲慢,就把自己的善根断了。只有常怀恭敬心,才能舍弃贡高我慢,亲近众生,才有修善培福的机会。
 佛教这三件事易损福报,最好别做!
文章插图
何为恭敬呢?对于善知识,要亲近、学习,自然会获得福报利益;对于恶知识,要以恭敬地远离,所谓敬而远之,把他们当作教化我们随缘消业的菩萨,让自己避免造业;对于善事也要恭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留遗憾。其三。不懂得节俭,挥霍无度。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人的福报有限,不知惜福却一味地挥霍,耗尽福报,剩下的就是困苦。纣王为一己私欲竭尽天下之财,周武王感慨道:“像纣王这般奢华,岂有不亡国的道理啊!”现实中也不乏一夜暴富,之后挥霍无度,最后反倒不如从前的例子。净宗印光大师自称惭愧僧,对于善信供养的补品,尽数转赠他人,自言无福消受。曾有居士与印祖共同用斋,饭钵中剩有米粒,印祖呵斥道:“佛门一粒米,大若须弥山,你有多少福报够你这样消耗?”祖师大德尚且节俭,何况我们慧浅福薄的凡夫俗子?
 佛教这三件事易损福报,最好别做!
文章插图
对于福报,不必羡慕别人比我大,也不必穷究别人的福报从何而来。所谓“各有因缘莫羡人”,如是栽种,如是收获,种下孝敬、谦卑、节俭的种子,所得福报无量;相反,倘若不知孝敬、贡高我慢、挥霍无度,最易损耗福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关注莲荷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