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龙岩余氏骨伤流派:西为中用、开拓创新 创造当时闽西地区多项第一


余氏|龙岩余氏骨伤流派:西为中用、开拓创新 创造当时闽西地区多项第一文章插图
只见祖父站于患者手臂外侧 , 双手握紧骨折端 , 定神 , 运气 , 咯哒一声 , 说“折断了” , 余庆阳当时不相信 , 因为折骨时 , 他牵引时没有感觉被大力牵动 , 遂触摸患者手臂 , 发现已有异常活动 。 紧接着 , 在继续牵引下 , 祖父双手分握断端两侧 , 向骨折远近端牵拉的同时 , 用拇、示指按捺手法 , 纠正重叠移位 , 敷上膏药 , 外用杉树皮固定 。
休息之余 , 余庆阳问祖父 , 复位时为何不用折顶手法?祖父说:“为了让患者减轻疼痛 , 所以我创新使用了按捺复位手法 , 但一定要有功力 。 ”彼时 , 祖父已是84岁高龄 。 两个月后祖父逝世了 , 这是余庆阳最后一次聆听他的教诲 。
薪火相传 整理撰写著作公之于世少林伤科起源于隋唐 , 形成于明朝 , 发展于清朝至今 , 经过历代不断的实践探索、总结完善、创新发展 , 成为中国骨伤学科最具特色的流派之一 。 2012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源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 , “南少林骨伤流派传承工作室”榜上有名 。
余氏|龙岩余氏骨伤流派:西为中用、开拓创新 创造当时闽西地区多项第一文章插图
△余氏骨伤科的创始人余添辉(左)和余氏骨伤第二代传人余占鸿(右)
龙岩余氏骨伤是南少林骨伤学术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 创始人余添辉 , 自幼家贫 , 然自强不息 , 拜师习武 , 由禅武而研悟伤科医术 。
20世纪50年代 , 因精于南少林拳术与伤科医技 , 余公悬壶济世 , 行善乐业 , 名噪一方 。 新中国成立后 , 余添辉将疗伤经验传授给儿子 , 培养第二代传人余占鸿、余占煌、余占河等 。
他们从创办伤科诊所 , 到建立现代医院骨伤科 , 系统整理了余氏正骨疗伤手法和中草药单验方 , 并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世 。 同时 , 还编辑骨伤教材用于龙岩卫校授课 , 参与龙岩市“西学中”学习班教学等 。
余氏|龙岩余氏骨伤流派:西为中用、开拓创新 创造当时闽西地区多项第一文章插图
20世纪80年代后 , 以余庆阳为代表的余氏骨伤第三代传人 , 在龙岩市第一医院、龙岩市中医院等综合性医院 , 潜心钻研、勇于实践 , 余氏骨伤得到飞速发展 。 从门诊治疗扩大到病区管理 , 从传统诊疗发展到中西医结合 , 从闭合疗法到微创手术疗法 , 从带实习生、进修生到参与研究生教学等 , 撰写临床诊治和护理技术著作多部 。
西为中用 创新中西医结合骨伤理论1954年 , 龙岩余氏骨伤成立伤科诊所;
1958年 , 创建龙岩县中医院伤科;
1977年 , 逐步向现代骨伤科方向发展;
2008年 , 于龙岩市中医院创建福建省中医重点骨伤专科 。
60年来 , 余氏骨伤科从传统的治疗方法逐步向现代骨伤科治疗技术发展 , 始终贯穿“西为中用”原则 , 形成了一整套骨伤科诊治创新模式 。
余氏|龙岩余氏骨伤流派:西为中用、开拓创新 创造当时闽西地区多项第一文章插图
△查房时 , 余庆阳主任(右一)与科室医生讨论病例
目前 , 余氏骨伤科已制定123 个骨伤病种诊疗常规、3个操作规范 , 总结疗效可靠验方54个 , 外治膏、散、酒制剂23个 , 膏滋药酒11个和正骨手法、推拿手法、正脊手法、针灸法、针刀法、颈腰椎牵引、敷贴法、烫熨法、熏蒸法、汽蒸法、督灸疗法、穴位埋线、砭石疗法、刃针等12种创新治疗技术 。
如百年传承的新鲜草药水鬼蕉 , 作为骨伤科和外科临床外用药物 , 它疗效可靠 , 作用安全 , 毒副作用极小 , 是治疗急性创伤骨折、软组织损伤、软组织血肿 , 头、胸和腹部内伤 , 骨筋膜室综合征可靠药物 。 2013年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民间特色诊疗技术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