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汉更始五|建武五铢(六)

“马克思把社会运动看做服从于一定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些规律不仅不以人们的意志.意识和愿望为转移,反而决定人们的意志.意识和愿望”《列宁选集 第一卷》。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客观过程的内在联系,具有客观必然性,是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主观上是否认识经济规律,它总是客观存在和必然发生作用的。
十一.开启一段尘封历史的钥匙--玄汉更始五铢(下):
玄汉更始五铢已经被大家熟知,在如今轰轰烈烈的全民集藏热中,玄汉更始五铢更是被追捧成一枝独秀的尤宠和新的投资方向。但是,在无限放大的更始铸币这一历史缩影之外,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除了玄汉更始政权之外,还有很多割据势力和政权都具备着铸币的主动权和可能性。并且,更始五铢还会面对新莽末期的货币经济带来的体系冲击和各种不确定性。同时,更始铸币的购买力价值与货币信誉也将决定,其铸币行为带来的各种影响会波及到后面东汉整个货币体系形成等等一系列问题。客观的讲,浓缩的更始铸币行为折射出来的,是一场宏大的,抛却军事之外的货币经济乱局,透过这些历史现象再结合实物发现,我们更应清晰的看到,这把历史的钥匙开启了我们所无法想象的现实与残酷!
9.关联一:常安(长安)的城市经济圈沿革:
西汉孺子婴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国都长安为‘常安’。
《后汉书 刘玄刘盆子传》:更始二年“诸将后至者,更始问虏掠得几何”。那么问题来了,绿林军入常安后去劫掠财物,也得清楚那个地方比较富庶,那个地方比较容易抢劫到需要的东西,这些绿林军里的士兵也应该适当的攻略一下,有的放矢吧。
西汉-新莽的长安(常安)城,并不具备有完整的城市功能,其实是拥有多座中型卫星城池组成的。五陵:指的是西汉长安城北,渭河对岸的五座陵邑,即长陵邑(汉高祖刘邦陵),安陵邑(汉惠帝刘盈陵),平陵邑(汉昭帝刘弗陵陵),阳陵邑(汉景帝刘启陵),茂陵邑(汉武帝刘彻陵)。陵邑制度是西汉为守护帝王陵寝所置的邑地陵城,是西汉独具特色的陵寝规制。陵邑制度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管理各地贵族富豪所设置的,这些陵城其实从行政功能上是一个郡之下的县级消费性城市。
 玄汉更始五|建武五铢(六)
文章插图
五陵邑位于现在陕西咸阳城北的五陵原之上,西起兴平市,东到高陵县,南到渭河北岸,北接泾阳县。《汉书 地理志》“汉兴,立都长安,徒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於长陵。后世世徒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桀并兼之家於诸陵”。围绕这些陵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毓芳讲到:“陵邑的作用一是供奉陵园,二是迁徒关东大族,达官巨富。以便强本抑末,巩固中央集权统治”。陵邑制度起到的作用是“强本弱支”“抵御匈奴”的作用,因此发挥着政治和军事中心的重大作用。同期,随着迁徒的富贾巨商,皇亲贵戚云集,五陵便成为了富豪聚居的地方,随着人口变得稠密,消费性经济活动频繁。逐渐的,长安城的经济中心全部集中在渭河以北的五陵邑中,一直到东汉初期,五陵邑在长安(常安)城经济中心作用未曾改变过。
西汉一代,在长安城北咸阳原上共设置了9座陵邑,除去7座帝陵之外,还有文帝母薄太后南陵,昭帝母赵太后云陵与宣帝父的奉明园(不是皇帝不得称陵)均置陵邑,在加上文帝霸陵,宣帝杜陵环绕长安城。这样的话,以长安城为中心,辐射周边50千米之内,皆是西汉长安城市圈范围。这样,以渭河南岸的长安(常安)城为行政中心,周边陵邑为人文,经济,军事,商贸等功能中心,形成了完备的长安城城市经济圈范围。这一独特的城市经济圈只在西汉-新莽的长安(常安)城存在,别具一格,情况特殊。
 玄汉更始五|建武五铢(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