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汉更始五|建武五铢(六)( 六 )


 玄汉更始五|建武五铢(六)
文章插图
所以,以西汉-新莽形成的长安城市经济圈为主,玄汉更始五铢的铸造.流通以及其经济行为产生的影响范围,也主要是在这个经济圈内。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晰的看到并得出以下分析:
①.玄汉政权铸币期极短,辐射影响范围主要是函谷关之内的关中富庶地区。
②.玄汉政权铸币环境乱,铸币期内割据势力云起限制了其流通范围和经济行为。
③.玄汉政权行政能力差,从而限制了扩大经济行为和经济规模的有效实施。
限于篇幅,关于玄汉政权铸造更始五铢的种种弊端和不利因素不在赘述。终上所述,玄汉更始五铢这把钥匙为我们打开的是一扇我们缺失的货币铸造历史的大门。同样的,也通过这把钥匙,我们窥见了这一阶段纷繁的货币铸造流通乱象。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大门,其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思考,这些新的发现和思考也会一直陪伴我们在两汉过渡期五铢的品种收集过程中带来新的理解和诠释!
十二.东汉建武五铢前的货币泛化现象(上)
据萧正洪《史说长安 两汉篇》讲到:“西汉时期的三辅地区,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人口数最高可达240万。经过两汉之际的战争,至东汉光武之初,人口以锐减至50万”。随着东汉的国都定在洛阳,关内三辅地区在人口锐减的情况之下,采取“徼外蛮夷内附”的办法,迁徒西南.西北羌族定居长安,逐渐的,关内三辅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同时期,全国经济也在快速恢复中。相比于短暂的玄汉政权货币经济,东汉在这一阶段的休养生息,恢复经济中得到了长足的持续发展。货币也在这一阶段在不受政府有力管控的情况下,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玄汉更始五|建武五铢(六)
文章插图
1.东汉早期的流通货币现状与平贾(准)制度:
在建武十六年鼓铸建武五铢之前,这一阶段的货币行用钱流通是纷繁多样的。既有新莽遗留下的,大大小小的大泉五十,货泉,布泉,货布大行其道。还有前朝遗老汉民怀念西汉五铢而新铸的各式五铢钱和玄汉更始五铢。乃至一些地区鹤立独行,打破固有货币现状,行用以称重为基准的饼货泉,饼五铢钱。更有甚者,直接的市场贸易采用的是以物易物的最原始交易手段。这从大量的全国性的出土发现中已经得到充足的证明。并且史料中的记载也是不胜枚举。这样的话,市场的交易就会出现很多纠纷和矛盾,相应,对于恢复经济是极其不利的。这就需要官府参与到其间进行市场干预。进行有力的市场管控。所以,在东汉建武前期,平贾(准)机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平贾(准):《后汉书百官二》载:“平准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知物价,主练染,做采色,丞一人”。据《史学月刊》2014年第五期慕容浩《秦汉时期‘平贾’新探》一文解释含义为:由汉代市署机构基于时价制定的一种官定价格,其由各郡的市署机构制定,并在本郡范围内发挥效力。平贾(准)西汉时每年十月平贾,新莽一季度一修订,东汉改为月平。
东汉的阶层构成是以地主和豪强建立起来的,建武前期豪强地主多聚众自保,待机渔利。如刘秀母舅南阳樊宏做营堑以待刘秀,京兆第五伦聚宗族邻里依险阻固,抗拒赤眉。南阳族姓冯鲂聚宾客,招豪杰,作营堑,观望等待。东汉班固集撰的《白虎通义》从意识形态上反映了宗族统治秩序。其后的王符《潜夫论》有《志氏姓》,应劭《风俗通义》有《姓氏篇》,皆是大族势力发展的反映。这些地主豪强参与到市场经济当中,势必要遵循市场中的平贾(准)制度当中去。不管是以物易钱也罢,或者是以钱易物,始终离不开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的制约!
 玄汉更始五|建武五铢(六)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