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2月27日电 12月26日,第三届中国匠人大会在浙江杭州良渚举办。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建武表示,匠人匠艺是“诗与远方”的“不谢之花”。用一首打油诗概括,就是“老枝发新芽,手艺合时尚。文旅齐加持,绽放不谢花。”
“百工之乡”的浙江传统匠艺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在217项国家级非遗中,传统技艺类美术类有68项,占31%;886项浙江省级非遗中,传统技艺类美术类330项,占37%。其中不乏杭罗织造、龙泉青瓷、乐清细纹刻纸、西泠印社篆刻等著名人类非遗。
匠人匠艺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珍贵的现代旅游资源,是文旅融合的典型业态和重要载体。杨建武介绍,匠艺在传承发扬过程中,有的成了靓丽文化名片,有的成了独特文化使者,有的成了精神文化承载。
在丽水,青田石雕、龙泉青瓷和宝剑合称“丽水三宝”,是响当当的地方金字招牌。由之衍生举办的龙泉世界青瓷大会、青田石雕文化节等都成为了极具影响力、标识性的旅游活动和文化品牌。
文章插图
2020浙江(北京)旅游交易会嘉兴展位。 张斌 摄
随着活动的举办,青田石雕、东阳木雕等精美工艺品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常被作为国礼送赠给各国元首。如,青田石雕曾作为中国艺术的代表赠送给美国总统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东阳木雕《寿比松龄》也曾被赠送给英国女王。匠艺成为了促进国际交流的“文化使者”。
文章插图
第三届世界青瓷大会“天下龙泉·匠心开物”国际陶瓷艺术大展上展出的青瓷作品。张斌 摄
文化的背后是精神的承载,为匠人匠艺增添魅力。木雕石雕“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创造精神,琢玉“如琢如磨、如切如磋”的专致精神,篆刻“一诺千金”的契约精神等,都是浙江精神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内涵。
文章插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青田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爱光创作的青田石雕《石头记》。张斌 摄
文化在被解读之后,成就了旅游的“精品”“奇品”“极品”。
浙江省的东阳木雕、龙泉青瓷、泰顺廊桥作为旅游资源,集观赏性、艺术性和体验性于一体。它们被作为核心资源打造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衢州开化根宫佛国景区的缔造者徐谷青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匠人,毕生专注于根雕、痴于根雕、醉于根雕(其艺名就叫“醉根”),最终建成了“北有故宫,南有根宫”之誉的全球最大根雕博物馆。
文章插图
根雕作品。张斌 摄
杨建武称,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匠人匠艺成为串连起“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多彩之花,催生形成一系列民俗化、情境化、产业化的旅游多元业态。
游客可以去嘉兴乌镇,看蓝印花布从轧棉籽、纺纱线、织棉布到染花色传统工序的全过程;也可以去良渚,学“考古人”铲开沙土“发掘玉器”,像“泥瓦匠”一样用黏土堆筑古城模型,穿越5000年触摸文明源头。此外,五芳斋粽子、金华火腿、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瓯绣瓯塑、仙居花灯等匠人匠艺在生活中随处可以见,不胜枚举。
对于频危的传统手工艺究竟应该怎么保护?杨建武认为,艺贵在用而不在于藏,用则必须流,一要流传,二要流通,三要争取流行。“旅游赋能,产业激活,推动传统工艺与旅游市场的结合,无疑是一条光明大道。”
在丽水松阳,“拯救老屋行动”为传统匠艺迎来了复苏的春天。据悉,“拯救老屋行动”本意是对农村濒危老房子进行抢救性保护。意外之得却使得一批传统泥水匠、木匠得以重新出山、有了用武之地,也使那些古老的技艺得以复活、延续和传承。
- 十堰文物修复者蒋黎波:穿越千年与历史对话的手工匠人
- 建盏匠人孙福昆:连接古今审美习惯,勇于创新适合的建盏茶器
- 秦始皇铜车马惊艳各界,却不知那把伞才厉害,古代匠人巧夺天工
- 中国年画 老家开封 中央电视台《匠人匠心》开封录制朱仙镇本版年画
- 建武五铢基础知识
- 杨建武谈非遗:传统“两匠”成就文旅“三品”
- 中国匠人大会展现匠人风采,比亚迪汉实力诠释硬核品质
- 深度挖掘东方文化,比亚迪与中国匠人殊途同归
- 这位木雕“守艺人”,精雕细琢传承匠人精神!
- 一场古今匠人的对话 作为文物的长城我们这样爱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