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徐龙国:汉长安城地区铸钱遗址与上林铸钱三官( 六 )


关于锺官 , 以往文献多记载其地望在户县 。姬荫槐也做了实地调查 , 认为户县兆伦村遗址可能为上林锺官铸钱遗址 。1994~1996年 , 姜宝莲、秦建明等人进一步调查 , 证实户县兆伦村遗址即为三官之锺官铸钱工场 。
关于技巧官 。在以往的著录中 , “巧”字钱范多出于高低堡一带 , 建章宫一号建筑基址的发掘 , 证明以前的著录不误 。朱活认为 , 这里的范模带有早期五铢的诸多特征 , 属于上林三官五铢范模 , 建章宫是在上林三官统一铸币之后9年起建的 , 言外之意是 , 这些属于建章宫建设之前的三官五铢 。另外 , 建章宫一号建筑基址中有8列钱模的钱范 , 其他几处遗址少见 , 也具有早期钱范的特点 。因此 , 有学者认为 , 从铸钱时间上来看 , 该遗址出土的五铢钱范 , 应包括郡国五铢到三官五铢 。以高低堡为中心的铸钱工场是太初元年以前的技巧铸钱工场 , 太初元年以后因建章宫的修建而迁废 。
建章宫前殿基址下的铸钱遗迹 , 证明其铸钱时间早于建章宫建筑时间 。建章宫建于武帝太初元年 , 上距元鼎四年上林三官铸钱有9年时间 , 距元狩五年则有14年时间 。
技巧从建章宫迁出以后 , 去了哪里?有学者认为迁至窝头寨 , 之所以这样认为 , 是因为相家巷被认为是六厩的铸钱场所 。《汉旧仪》云:“天子六厩 , 未央、承华、騊駼、骑马、辂軨、大厩也 , 马皆万匹”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 , 汉武帝置水衡都尉 , 六厩是其属官之一 , 应在上林苑内 。但相家巷不在上林苑 , 而在长安城内 。
有学者认为六厩在相家巷遗址 , 主要是根据清人姚鼐的一条注疏 。《汉书·平帝王皇后传》记载:“登车称警跸 , 便时上林延寿门 , 入未央宫前殿” 。姚鼐注曰:?“汉上林有二处 , 一在城内 , 一在城外 , 城外之上林 , 武帝时起 , 所包广远 , 在南山下 。若城内上林 , 高祖时即有之 , 萧何所请令民入田者也 。盖景武之后 , 不以为豫游之所 , 而属大农 , 以铸钱藏币” 。
姚鼐之说实属牵强 。汉初萧何建未央宫 , 并未筑长安城墙 , 长安城墙是在惠帝时期才筑起的 。因此可以说 , 整个汉长安城及其周围区域都在秦上林苑的范围内 , 萧何令民耕种的地方 , 无所谓城内城外 。姚鼐是清代文学家 , 其说本无多少影响 , 但被王先谦引作《汉书补注》以后引起研究者注意 。有学者用来作为证明相家巷为六厩的证据 , 显然亦认为这里属于城内的上林苑 。但早有学者对此作了详细论证 , 认为汉长安城中根本不存在另一个上林苑 。
党顺民、吴镇烽因在汉长安城遗址内发现“六厩钱丞”、“六厩火丞”的封泥 , 而认为相家巷铸钱遗址即为六厩铸钱工场所在地 , 显然也是缺乏逻辑的 。因为汉长安城有皇家及政府的各级管理机构 , 其官署驻地往往会出土一些京外或下属机关的封泥 , 但并不能因此认为那些机关就在封泥的出土地 。
白云翔认为 , 关于相家巷钱币作坊的性质 , 属于汉武帝上林三官无疑 , 至于隶属于上林三官的哪个官署 , 尚有待探究 。有的学者认为是六厩铸钱工场 , 此观点尚可讨论 。锺官、技巧和六厩可能是汉武帝时期及其以后主铸钱币的上林三官 , 但汉长安城内发现“六厩钱丞”和“六厩火丞”封泥的同时 , 还发现“技巧火丞”封泥 , 因此 , 在没有更充分证据的情况下 , 尚难断定相家巷钱币作坊是六厩的铸钱工场 。
既然相家巷遗址不是六厩 , 但又发现大量的五铢钱范 , 那么 , 它是什么?笔者认为 , 建章宫修建时 , 可能把技巧铸钱工场迁到了相家巷 。陕西省博物馆收藏一件“巧一”五铢钱范模 , 标注出自相家巷 , 因不是发掘出土或实地调查所得 , 大家对此尚存疑问 。2003年 , 相家巷修路挖沟 , 党顺民、赵晓明实地调查 , 在挖出的钱范中拣选到一件“巧”字的五铢钱范模 , 说明相家巷确实也出土“巧”字钱范 。囿于相家巷为六厩的成识 , 并未引起他们应有的重视 , 更未据此修正以前的认识 。从出土的纪年钱范铭文看 , 相家巷遗址最主要的铸钱时间在昭宣时期 , 过去著录的收藏品还有元帝及成帝钱范 , 在时间上正好上接高低堡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