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徐龙国:汉长安城地区铸钱遗址与上林铸钱三官( 三 )


建筑建章宫之前 , 这里曾是汉武帝铸钱的场所 。1956年 , 在距汉长安城西南角300米的皂河明渠岸边 , 曾出土过10块铜锭 , 上面刻有重量及“汝南富坡宛里田戎卖”等题记 , 推测可能是当时铸钱的铜料 。
1987年5月 , 徐平在汉长安城西“建高遗址”收集26件陶范模 , 范模上有“巧一”、“巧二”、“可”、“工”等铭文 。他未说明钱范的具体出土地点 , 从名称推测 , 可能在建章宫高低堡附近 。
20世纪80年代 , 党顺民在建章宫前殿基址东南角的一个防空洞内 , 发现80枚铜钱及陶钱范、流铜、铜渣、木炭等遗物 , 铜钱除1枚四铢半两外 , 其他均为五铢 。其中 , 7枚五铢钱平背无内外郭 , 1枚穿上无横 , 其他均穿上有一横 。陶范模上有“工”和“巧”字铭文 。一块“巧二”范模上有4列五铢钱模 , 钱径2.45厘米 , 穿上有一横 。另一块“巧二”范模上有6列五铢钱模 , 钱径2.55厘米 , 穿上有一横 。显然 , 铸钱遗址压在建章宫前殿基址之下 , 年代早于建章宫的修建 。党顺民认为 , 建章宫是在上林三官统一铸钱之后9年起建的 , 这里发现的五铢钱及钱范 , 应包括西汉郡国五铢、赤仄五铢及上林三官五铢 。
建章宫前殿遗址西约0.5公里的东柏梁村南 , 曾发现五铢钱范堆积层 , 有大量的五铢钱背范 , 背范上有钱模4或6列 。建章宫前殿遗址以北的孟家村村东及焦家村断崖处 , 也发现一些五铢钱背范 。2005年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的建章宫一号建筑遗址 , 位于东柏梁村东南250米处 。该建筑室内地面铺砖 , 铺砖残破的地方以钱范补砌 , 附近还发现以钱范砌起的不规则平台 。建筑年代为西汉中期至王莽时期 , 钱范均为废料二次利用 。钱范大量为背范 , 也有少量范模 , 范模上有4、6或8列五铢钱模 , 尤以8列钱模为其他遗址少见;其中一块范模上有“巧三”铭文(图三) 。“巧三”范模的发现 , 说明以前著录的“巧”字钱范出自此地是可信的 。
文物收藏|徐龙国:汉长安城地区铸钱遗址与上林铸钱三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有学者把高低堡与好汉庙作为一个整体 , 认为是技巧官署的铸钱工场 。但好汉庙位置更偏南偏西 , 不见五铢钱范 , 应是王莽时期的铸钱工场 。与好汉庙相邻的北沙口村南也发现五铢钱背范及范模 , 应属高低堡铸钱遗址的遗物 。高低堡与好汉庙之间可能有一定的界线 。
从发现的陶范模的风格看 , 高低堡铸钱包括了郡国五铢到三官五铢 , 建筑建章宫时即停止铸造 , 时间应为公元前118~104年 。“巧”应为“技巧”的简称 , 高低堡是太初元年以前的技巧铸钱工场 。
(四) 窝头寨铸钱遗址
1962年 , 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对长安县窝头寨铸钱遗址进行了调查 。该遗址西距沣河1公里 , 北距渭河6公里 , 包括窝头寨、黄堆村、金家村 , 面积较大 。在此发现大量五铢钱范 , 还有许多西汉砖瓦 , 包括“上林”瓦当 , 黄堆村还曾出土过“上林农官”瓦当 。发现的钱模有穿下半星、穿上一横及无记号三种 。钱范上有4、6列钱模 , 范模上有“元凤”年号铭文 。铸钱时间应为汉武帝至西汉末年 。遗址在上林苑范围内 , 应为上林三官的一处铸钱工场 , 但具体属于哪一官 , 尚需进一步的考古资料证实 。2012年 , 阿房宫考古队又进行了调查与发掘 , 出土一块带“地节五年三月丙子造”铭文的范模 , 明确为宣帝时期铸钱的遗物(图四) 。目前 ,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也在此进行发掘 , 期待更新的资料公布 。
文物收藏|徐龙国:汉长安城地区铸钱遗址与上林铸钱三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五) 其他铸钱遗址及钱范出土地点
汉长安城内及其周围地区还发现多处铸钱遗址 , 如好汉庙遗址、郭家村遗址等 , 都是王莽时期的铸钱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