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徐龙国:汉长安城地区铸钱遗址与上林铸钱三官( 四 )


以往好汉庙遗址发现很多新莽钱范 , 但具体位置比较模糊 。陈直认为在三桥镇北五里 , 这里出土的陶范多长方形阳文正书的范模 , 浇铸以直流合范为主 , 是王莽时期的铸钱遗址 。党顺民曾做过实地调查 , 认为好汉庙在孙围墙村学校的高台上 , 民国时台上有一块石碑 , 上刻“汉曝衣阁” , 庙建在曝衣阁的遗址上 。因周围的北沙口、新军寨、孙围墙、吕围墙和双楼寺五村共结为庙社 , 所以这五个村都称为好汉庙 。这一区域位于汉武帝建章宫西南面 , 发现大量王莽时期的钱范 。目前因没有发现建章宫宫墙 , 因此范围不清 。有的学者把好汉庙归到建章宫区域铸钱工场范围内 , 很不恰当 。从发现的钱范看 , 二者铸钱时间不同 , 建章宫区域是汉武帝太初元年以前的铸钱遗址 , 好汉庙是王莽时期的铸钱遗址 。
郭家村遗址位于汉长安城东部 , 包括郭家村、三九村、张家堡和尤家庄等几个村庄 。1958年 , 郭家村发现内含大泉五十陶铸范的窑炉 , 窑中除王莽铸范外 , 还有铜环、刀削、车马饰等陶铸范 , 并在其西北方探出一个窑址 。1986年 , 西安北郊三九村发现一座放置大泉五十陶铸范的窑炉 , 窑内放置成包的叠铸范 , 每包叠铸范 , 铸范层层相叠近50层 , 一次可铸150枚铜钱 。郭家村、三九村均位于汉长安城外东部 , 且相距不远 , 所出均为椭圆形阴文叠铸陶范 。报道说两窑都是烘范窑 , 说明这里是一处铸造铜钱及其他铜器的作坊 。有学者认为 , 这里的钱范可能是供给好汉庙铸钱作坊的 , 说明制范与铸造不在一处地点 。这种认识应有误 , 好汉庙位于汉长安城外西南部 , 郭家村位于汉长安城外东部 , 二者相距较远 。好汉庙所出钱范有大量范模 , 这些范模本来就是用于制作铸范的 , 不太可能舍近求远到汉长安城东部取范 , 而且汉长安城东部的陶范也是处于待浇铸状态的铸范 。
汉长安城内还有几处钱范出土地点 , 如石渠阁、桂宫、柯寨、何寨、直城门大街等 , 发现大量陶背范 , 但罕见范模 , 更未见铸钱遗迹 , 可能是相家巷钱范被转移到了他处 。2001年 , 西安雁塔区三召村北岭发现一处新莽“小泉直一”制范遗址 , 出土百余件小泉直一陶范模 , 大部分钱范被掩埋在路基下 。
二、上林三官讨论
(一) 何为上林三官
关于上林三官铸钱的记载 , 在《史记·平准书》及《汉书·食货志》中几乎相同 , 均载:“其后二年(即元鼎四年 , 公元前113年) , 赤仄钱贱 , 民巧法用之 , 不便 , 又废 。于是悉禁郡国毋铸钱 , 专令上林三官铸 。钱既多 , 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 。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 , 入其铜三官 。而民铸钱益少 , 计其费不能相当 , 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 。
何为上林三官?文献记载没有明确说明 , 由此引起史家不少猜测及探讨 。南朝宋裴骃认为 , 可能是均输、锺官、辨铜 , 虽是推测之语 , 却一直被史界所引用 。陈直根据发现的“锺官火丞”(图五 , 6)、“锺官钱丞”(图五 , 5)、“技巧钱丞”(图五 , 7)、“辨铜令丞”封泥 , 认为应为锺官、技巧、辨铜 。此后 , 汉长安城及户县兆伦村遗址分别发现了“技巧火丞”(图五 , 3、4)、“锺官钱丞”封泥 , 似乎也支持陈直的观点 , 因此 , 得到钱币学界的赞同 。但丁之方提出异议 , 认为成帝建始二年之前 , 确如陈直所言 , 上林三官为锺官、辨铜、技巧 , 之后省技巧而由锺官总揽铸钱之事 , 将负责运送铜料与铜钱的均输与锺官、辨铜 , 合称上林三官 。
文物收藏|徐龙国:汉长安城地区铸钱遗址与上林铸钱三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汉书》记载 , 成帝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罢六厩、技巧官” 。但学者们并未意识到所罢即为铸钱之官 。直到1997年 , 西安又发现了一些汉代封泥 , 除“技巧火丞”外 , 尚有“六厩钱丞”(图五 , 1)、“六厩火丞”(图五 , 2) 。这一发现对何为上林三官问题的解决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顺民、吴镇烽据此认为 , 上林三官就是锺官、技巧、六厩 , 三官各有其火丞与钱丞 。至此 , 锺官、技巧、六厩为上林三官之说广为学界所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