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寒冷的冬夜 , 躺在温暖的被窝里舒心惬意 。 然而也有一些睡眠质量低、经常失眠的人 , 在深夜还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 数羊、数星星 , 难以入眠 。 本是温暖的被窝 , 却成了“寒床” 。 能够享有高质量的睡眠成了许多失眠人的共同心声 。
晚上睡不好白天总犯困 , 令他身心俱疲
【睡眠|寒冷冬季,排除“障碍”睡个好觉】“我平时睡眠质量就不太好 , 但因为影响不大就一直没有就医 。 最近一段时间失眠加重 , 白天犯困 , 还影响到了工作 , 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睡眠中心 , 34岁的李先生说 , 他最近总是担心晚上睡不着觉 , 尤其一躺到床上就感到紧张 。
接诊的睡眠中心主任王育梅说 , 门诊中她经常遇到像李先生这样的患者 , 他们感觉自己患了睡眠恐惧症 , 天一黑 , 就开始担心自己睡不着 , 越害怕就越紧张 , 越紧张就越清醒 , 产生了失眠—恐惧—紧张—失眠加重的恶性循环 。
“因为担心治疗就是单纯吃安眠药 , 有的人即使睡眠有了问题也不看医生 , 耽误了就诊的最佳时机 , 最后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 。 ”王育梅说 , 实际上 , 对失眠恐惧与担心所造成的危害比失眠本身的危害还要大 。 在症状比较轻的时候就医 , 治疗效果会比较好 。
通常情况下 , 短期的失眠 , 比如因熬夜加班而昼夜颠倒 , 大脑调节功能不良时 , 进行药物干预可以调整到一个正常的节律 , 不容易发展成慢性失眠 。 但如果达到慢性失眠 , 就不只要用药物来治疗 , 还需要进行仪器的治疗和心理行为干预 , 关注失眠所带来的情绪问题和导致失眠长期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等 。
对睡眠的恐惧和焦虑 , 可导致失眠长期存在
睡眠 , 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 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 失眠是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 。 一般来说 , 失眠是一种主观感受 , 即人们在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环境下 , 对于睡眠质量并不满意 , 感觉睡不着、睡不好、睡得浅或多梦 , 导致第二天出现身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日间症状 。
王育梅表示 , 失眠主要有三个因素 , 第一个是易感因素 , 包括性格特征、遗传倾向等 , 例如父母有长期失眠病史或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 , 容易思虑过度;第二个是诱发因素 , 包括生活事件或一些应激事件 , 例如最近需要熬夜加班 , 具有易感因素的个体会在遇到诱发因素时 , 倾向于失眠现象的发生;第三个是持续因素 , 即不良的睡眠习惯 , 例如因易感因素和诱发因素产生短期失眠后 , 对失眠的过度担心和焦虑、以及为应对短期失眠导致的过长的卧床时间等 。 不良的睡眠习惯是失眠慢性化和长期化的关键 , 也就是说 , 最终导致失眠长期存在的并不是失眠本身 , 而是对睡眠的恐惧和焦虑 。
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 ,预防睡眠障碍
“睡眠是一个大脑主动休息的过程 , 具有恢复精力、消除疲劳的作用 , 不仅如此 , 好的睡眠还可以起到增强免疫力、整合记忆和调控内分泌的作用 。 ”王育梅指出 , 尤其对于青少年和儿童来说 , 在睡眠的时候 , 生长激素大量分泌 , 有助于身高的增长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
通俗来讲 , 睡得很解乏 , 所谓“美美地睡了一觉 , 精力充沛” , 这就是高质量的睡眠 。 睡眠时长对于不同的群体而言有不同的标准 , 比如青少年一天的睡眠时间大概需要8-9个小时;成年人大概7-8个小时 。 遗憾的是 , 现在很多成年人不仅达不到高质量的睡眠 , 甚至还会时常失眠 。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睡眠问题呢?王育梅表示 , 睡眠障碍多半是由于长期的思想矛盾或精神负担过重、劳逸结合长期处理不当、病后体弱等原因引起 。 出现睡眠问题后 , 首先要解除上述原因 , 重新调整工作和生活 。 其次 , 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 , 预防睡眠障碍 。 例如 , 睡觉前用温水泡泡脚 , 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 对加速睡眠有较好的效果;睡觉前不要长时间玩手机 , 以免睡觉时大脑过于兴奋 。
- 帕金森在冬季容易加重?医生建议做好这4大护理重点,防止加重
- 睡眠质量差,爱做梦?适当补充2种维生素,助力深度睡眠
- 老年人冬季易缺钙,日常生活中注意这3点,或能预防体内钙质不足
-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我们需要如何做?
- 这些才是冬季进补的宝藏食材!周五专家直播开讲冬季进补之道
- 冬季常吃这4种食物,有驱寒保暖的效果,深受养生人士的喜爱
- 脑中风|冬季易发脑中风,切勿错过“黄金抢救期”
- 中医讲糖 | 这类患者要多吃些肉?
- 冬季|焦虑、嗜睡、食欲变大……怎样对付“冬季丧”?医生:换灯泡
- 中医认为,冬季是一年中进补的最佳季节,究竟哪些人适宜在冬季进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