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5岁,抽烟15年,医生建议我肺癌筛查,但被我严词拒绝了
文章插图
今年 , 我35岁 , 烟龄15年 , 我朋友是个医生 , 说:你上有老下有小的 , 为了防患未然 , 我建议你去医院做个肺癌筛查 。
要是以前 , 我可能就直接去了 , 但刚好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医患悖论》 , 深以为然 , 于是我直接拒绝了朋友的提议 。
这本书说了以下几点 , 应该对你也有帮助:
- 我们正在遭遇「过度医疗」 , 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对我们影响巨大 , 但我们并不清楚;
- 除了对身体存在危害 , 过度医疗还会在心理层面上造成过度紧张;
- 「过度医疗」是怎么产生的?
能检测出来的病 , 只要条件允许 , 我们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病治好 。
乍一听 , 这是我们理想中的医疗状态呀 , 有病就得治啊 , 这多好啊 , 有什么问题?
事情还真没这么简单 , 请注意:这句话的核心是针对病 , 而不是针对病人 。
这正是「过度医疗」引起问题的根源 。
什么意思?
我们来看一下 , 假如只对检测出来的病负责 , 而不是对一个人负责 , 会发生什么?
比如脑动脉瘤 , 你可能也知道 , 有一些人身体强壮 , 看上去完全不像是生病的样子 , 但却可能由于脑动脉壁上的小栓块突然破裂 , 结果因为脑溢血猝死 。
如果患上脑动脉瘤 , 医生很大可能会建议手术 , 但是这个手术的风险特别高 。
1998年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针对未破裂脑动脉瘤患者的追踪研究 , 分别统计了接受手术治疗和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状况 , 研究发现:
手术治疗能降低患者的动脉瘤发作风险 , 可是做手术的风险比不做手术还要高 。
【我35岁,抽烟15年,医生建议我肺癌筛查,但被我严词拒绝了】为什么?
因为不做手术的发病率很低 , 比如从未出血且栓块较小的患者 , 未来发病率是0.05% , 也就意味着每2000人当中每年只有1人发病 。
而你做这个手术的风险却很高 , 这里的风险不只是手术中的死亡率 , 还包括对你身体的伤害 , 你的心理压力 , 及手术后的后遗症 。
虽然从病本身出发 , 做完手术后病就好了 , 收益率是100% , 但从你整个人出发 , 累计上面的”风险“ , 做这个手术的收益率就相当低了 。
这就是我们的盲点: 只关注病本身 , 没有关注人的整体带来的伤害 。
文章插图
再看针对心血管疾病的例子 , 我们其实已经形成一个共识 , 那就是:
高胆固醇就是危害动脉健康的恶魔 。
当血液循环出现问题 , 高胆固醇就有可能导致冠心病发作、心绞痛或中风等这些心血管疾病 。
但是 , 请注意:心血管病的风险因素可不光高胆固醇这么一项 , 还有家族病史、吸烟习惯、体型与锻炼等等
《医患悖论》作者发现 , 英国就有超过700万人在服降低胆固醇的药 , 在45岁以上的成年人当中 , 每3人就有一个在吃某种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 。
但其实他们是健康的人 , 或者说仅仅是有 “风险”的人 。
我们之所以认为胆固醇是罪魁祸首 , 不过是因为它易于检测 , 而且医生有特效药来对付它 。
但服用控制胆固醇药物后的风险和副作用 , 或许我们病人自己并不知道 。
书中有这么一个悲惨的例子:
有一位非常热爱跳舞的女士 , 因为检测出胆固醇较高 , 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了他汀 。
于是一段时间后 , 她感到肌肉僵硬、酸痛 , 开始不断缺席舞蹈课 , 而且她不敢停药 , 害怕中风或冠心病发作 。
- 经常抽烟的人注意了:若有这4个“不对劲”,劝你还是尽早戒吧
- 吃他汀15年,肌痛不止,最终肾衰竭死亡?他汀不可不知的副作用
- 《繁花》路透曝光,胡歌大背头抢镜状态佳,马伊琍室内抽烟很享受
- 肿瘤治疗的未来:免疫+中药的治疗效果如何?
- 晨起喜欢抽烟的人,身体若出现5种异常,脑梗或已在来的路上
- 男子脓疮不愈15年查出汗腺炎
- 女性35岁后,不想更年期来得更早,3种食物少吃,2件事少做
- 黑粉们请放过肖战,木子洋和美女蹦迪抽烟,却被错认成肖战
- 肺癌只找老烟民?家里2种“毒气”,肺癌可能会盯上不抽烟的你
- 奔前的心|仙气飘飘与15年前一样美,网友:还是那个味,杨雪再扮江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