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医生带您解读:CT/磁共振报告上的“脑萎缩”是不是病( 二 )


也就是说:
1.“老年性脑萎缩”这个诊断是基于CT/磁共振检查的基础上发现的全脑的萎缩 。 首先它仅仅是个“片子”上的表现 。 其次 , 如果局部萎缩或者以局部萎缩明显 , 则不考虑此诊断 。
2.“老年性脑萎缩”这个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医生提供的病史以及诊断倾向 , “片子”仅仅是个“看图说话”的基础 , 但具体是什么问题 , 还需要综合判断 。 一般情况下 , “老年性脑萎缩”的诊断基于病人“没有明显症状”的基础上 。
3.“老年性脑萎缩”需是老年人 , 一般要求年龄在60-65岁以上 。 如果年轻人出现这些影像学上的表现 , 也不考虑是生理性的脑退化 , 即“老年性脑萎缩” 。
所以 , 所谓“老年性脑萎缩”并不是一个严谨的诊断名词 。 它更多的是CT/磁共振检查发现的影像学的表现 。 其界定是不清晰的 , 目前也没有一个国际/国内权威机构发布的诊断标准 。 因为有少数所谓的“老年性脑萎缩”在不久的将来 , 就会表现出记忆力、计算力障碍 , 智能减退等痴呆的症状 。 所以 , 当您体检发现“老年性脑萎缩/老年脑”的时候 , 虽然不必过于紧张 , 因为多数老年人都会存在 , 但也不可能马虎大意 , 建议1-2年复查一次CT/磁共振 , 动态观察萎缩程度的变化 , 并且注意自己的记忆力、反应能力等 , 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
脑科医生带您解读:CT/磁共振报告上的“脑萎缩”是不是病文章插图
蓝色部分为脑室系统(图片来自网络)
【备注】很多人都知道 , 脑有点像核桃仁 , 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 凹进去的部分就是“脑沟” , 突出的部分就是“脑回” , 脑利用这种方式增加了脑表面(脑皮质)的总面积 , 青年人的脑饱满、体积大 , 就像新鲜的核桃一样 , 脑回宽大、饱满 , 相应的空隙-脑沟就要被挤压的很窄小 。 而随着人的老化或其他什么疾病的出现 , 会造成脑部主要功能细胞-神经元细胞的不断减少(从作者以往的科普可知 , 神经元细胞是不可再生的 , 死一个少一个) , 脑的体积就会缩小 , 变得不再饱满 , 脑表面的脑沟就会变得越来越宽大 , 像是“老核桃”一样 。
另外 , 脑也不是“实心”的 , 中间也是有空隙的 , 即“脑室” , 与脑沟一样 , 在脑比较饱满的时候 , 脑室相对狭小 , 当脑部萎缩的时候 , 脑室也会变大 , 即脑室扩张 。 但脑室里面不是空气 , 而是充满了液体 , 这些液体与脑表面及脊髓内外空隙中的液体是想通的(所以 , 这些液体就叫做‘脑脊液’) , 且是不断循环的 , 如果因为种种情况 , 脑室里的液体过多 , 就会造成脑室张力性扩张 , 长此以往 , 也会把脑压迫得“萎缩” 。
脑科医生带您解读:CT/磁共振报告上的“脑萎缩”是不是病文章插图
图中褐色部分为小脑(图片来自网络)
“小脑萎缩”不知从何时起 , 经常会从病人口中得知其有“小脑萎缩”的病史 。 但是查看其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 , 并没有发现可靠的证据证明其有这种可能性 。 最后反复询问 , 病人所描述的“小脑萎缩”其实就是“脑萎缩”(更多的是‘老年性脑萎缩’) 。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在医生的认知概念里 , 特别是神经科医生的思维里 , “小脑萎缩”的定义是明确的以小脑部位萎缩为主的一大类疾病 , 更多的是指和遗传因素相关 , 一般情况下是缓慢起病 , 进行性加重的 。 是目前医疗水平下 , 难以治愈 , 甚至是难以治疗的疾病 , 是很棘手的临床问题 。 虽然小脑梗塞、出血也会造成相应部位的局部脑萎缩 , 但是作为医生一般不这么称它们为“小脑萎缩” , 更不会将“老年性脑萎缩”称为“小脑萎缩” 。
脑科医生带您解读:CT/磁共振报告上的“脑萎缩”是不是病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