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灸透此穴,百病难藏,药王言它“无所不治”不是足三里哦~( 二 )


为何说重病、久病,必灸膏肓穴?
首先,重病必虚、久病必虚。
这两种人群气血损耗非常严重,从上文我们已经知道,膏肓穴最擅长治虚劳证,因此艾灸膏肓穴是上上之选。
其次,重病必瘀、久病必瘀。
古代医家认为,病变的发展规律是“初病在气,久病入络”,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就会导致体内气血运行受阻,脉络中必有瘀凝。
这就会带来一个后果:因瘀致病!瘀凝滞留体内,就会成为继发性病因,诱发更多疾病。
 病入膏肓|灸透此穴,百病难藏,药王言它“无所不治”不是足三里哦~
文章插图
而艾灸膏肓穴可以祛除体内深层的瘀凝,因为膏肓穴是厥阴病的最底层(厥阴病为六经病之一,也就是病到最深的那一层),只要灸透膏肓穴,就可以把最底层的风寒湿毒瘀等垃圾悉数排出。
那么,怎么知道艾灸膏肓穴起了作用呢?
通常身体有以下表现:艾灸两三天,肚子就会咕咕响,说明气正在推动寒湿痰瘀等垃圾,几天之后,这些垃圾就会随大便排出;体质偏寒的人,可能会有排寒反应,比如肚子或腿发凉;还有些人可能会发汗或嗝气。
在取穴正确的情况下,如果连灸一个星期,还一点动静都没用,说明身体很干净。
艾灸膏肓穴,大有讲究!
膏肓穴可不是随便灸灸就可以的,针对膏肓穴的灸法是中医针灸学中最为独特的灸法,有专门的书籍介绍,简单来说,其独特之处有3点:
1、取穴必须准确!
膏肓穴可不像其他穴位那样取个大概范围就行,而是必须精准,取穴时务必使两肩胛骨充分分离!
 病入膏肓|灸透此穴,百病难藏,药王言它“无所不治”不是足三里哦~
文章插图
具体方法如下:
取穴时,双手交叉紧抱双肩,肘关节贴近胸前,使两肩胛骨充分张开。施灸者从大椎穴开始往下摸,在第四胸椎棘突下,肩胛骨内侧缘骨缝处按压,觉得胸肋间困痛,传至手臂,即是膏肓穴。找到膏肓穴后,用笔画个圈做记号,然后对着圈灸。
2、灸量宜多!
《铜人》中记载:“膏肓穴,灸百壮,多至五百壮。”就是说,艾灸壮数要多、艾灸时间要长、艾火温度要高(适当高一点儿),这样才能充分刺激膏肓穴,只有把它灸透,才能发挥效果。
3、须与其他穴位配伍
灸完膏肓穴后,必须灸气海、足三里,“以引火气实下”,防气火壅盛于上。
此外,搭配艾灸气海等穴,还能激发经气、温通经络、补火祛寒、散风逐湿、扶正祛邪、标本两顾,特别适合于风湿寒性关节痛。
膏肓穴艾灸方法
一般而言,艾灸膏肓穴采用以下方法:
01、悬灸法
 病入膏肓|灸透此穴,百病难藏,药王言它“无所不治”不是足三里哦~
文章插图
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距离皮肤两三厘米进行熏灸,使局部有舒适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重灸30-50分钟。
再取气海、足三里,各灸20分钟,也可以同时灸三穴。
建议每日灸一次。
02、麦粒灸法
 病入膏肓|灸透此穴,百病难藏,药王言它“无所不治”不是足三里哦~
文章插图
采用卧位,取少许精艾绒,将艾团搓成圆锥形艾炷、麦粒大小,在柱底部蘸取少许跌打万花油,放置于膏肓穴上点燃。
当局部感到微微灼痛时立即将艾炷移开再施以第二壮,连灸7-9壮,灸后在施灸局部涂抹适量跌打万花油,以防烫伤。
每日灸1次或隔日灸1次。不过,临床上一般以十多壮为宜。
03、温灸法
 病入膏肓|灸透此穴,百病难藏,药王言它“无所不治”不是足三里哦~
文章插图
采用灸大夫艾灸仪,将灸头置于两侧膏肓穴上,每天一次,每次30-50分钟,连灸30天以上。
注意事项:
1、如果是重病、久病之人,想要彻底治愈,就一定要延长时间,把膏肓穴灸透。如果有灸感,一定要灸到感传消失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