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国的大飞机整装待发,日本的大飞机怎么样了?( 二 )


【英国|中国的大飞机整装待发,日本的大飞机怎么样了?】
多年给波音打工的经验让日本航空工业开始就给MRJ设计了两条非常现实的路:70~80座的MRJ-70和86~96座的MRJ-90两个型号 , 这两个型号又发展出基本型、加长型和延程型等多个信号 , 把市场瞄准了多年来由巴西和加拿大把持的支线客机市场——很聪明地没有在一开始就去碰被波音和空客瓜分的干线客机市场 。
得益于全球产业链 , MRJ很容易就拿到了普惠公司的发动机 , 加上低阻机身和机翼 , 以及内部设计的进一步优化 , 说是支线客机 , 但内部空间已基本可以媲美干线客机了 , 这对本身规模就不是特别大的支线客机市场来说 , 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
市场给出的反馈也证明MRJ在事实已经成功了——截止2017年 , MRJ一共拿到447架订单 , 其中还有300架是来自美国的订单——能打入美国国内市场 , 这意味着西方对日本支线客机的认可 , 下一步只需继续改进技术 , 用更高的性价比打动一个又一个客户就可以了 , 似乎日本大飞机已顺利起飞......
但也仅仅止步于此了 。
三菱飞机原计划2013年向客户交付首架飞机 , 但先后推迟6次交付时间 , 最近一次式2019年 , 三菱飞机宣布计划于2020年6月交付的MRJ又跳票了......结合这次三菱飞机几乎取消注册资本来看 , MRJ算是彻底凉了 。
结合中国开发大飞机的艰难过程来看 , 日本大飞机凉得这么彻底原因不少 , 首先是技术问题 。
日本航空工业敢搞大飞机 , 无非是因为给波音打了几十年工觉得自己翅膀硬了 , 但单独搞配套技术和造整机这可是两码事 , 日本航空工业的长处在于电子技术、复合材料和加工工艺等 , 但对整机开发、系统集成等核心环节 , 积累严重不足 。
这个问题在MRJ试飞过程中就多次暴露 , 航电系统软件、飞控软件、电气配置等系统罢工不是一次两次 , 直接后果就是研发进度数次被迫中断 , 交付时间也只能一拖再拖 。 更重要的是日本至今仍无完整的风洞体系 , 气体力学方面无法深入研究 , 自然会制约飞机的设计能力 。
其次还要算经济账 。 大飞机本身门槛就高 , 技术难度极大 , 当然需要巨额资金投入 , 而且高投入一般伴随着高风险 , 这一点上中国造大飞机由国家意志主导 , 国有企业操刀 , 只要方向不出问题 , 一般不需为资金发愁 , 而日本这些防务企业全部是私企 , 政府补贴确实有 , 但终究是要自负盈亏的 , 这就极大限制了MRJ的研发进度 。
如2016年三菱重工财务部门就透露MRJ的研发成本已经突破50亿美元 , 是原定的三倍多——一般来说一个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开支超过总预算的三分之一 , 审计部门就会介入来审查有没有贪腐 , 而今三菱飞机给三菱重工造成重大损失几乎已板上钉钉 , 而最终完全成功还遥遥无期 , 三菱重工砍掉注册资本及时止损也就不难解释了 。
其三还有个问题 , 那就是东西造出来卖给谁?日本国土37万平方公里 , 人口至今不足1.3亿 , 而且还在不断减少中 , 市场极其有限 , 为了开拓市场只能向外出口 , 可这就等于在波音和空客的嘴里抢肉吃——自从MRJ启动以来 , 美国适航机构FAA没少暗地里下绊子 , 用各种办法把MRJ卡在美国市场外 , 那300架订单如今看来更像是陷阱 。
但无论什么原因 , 如今MRJ一再跳票已造成信誉尽丧的局面 , 一开始对标的对手巴西和加拿大也推出新一代支线客机 , MRJ已无任何优势可言 , 即使未来能顺利交付客户 , 也会在联合围剿下几无生存空间 , 日本又输了这一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