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国的大飞机整装待发,日本的大飞机怎么样了?


英国|中国的大飞机整装待发,日本的大飞机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英国|中国的大飞机整装待发,日本的大飞机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英国|中国的大飞机整装待发,日本的大飞机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英国|中国的大飞机整装待发,日本的大飞机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英国|中国的大飞机整装待发,日本的大飞机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英国|中国的大飞机整装待发,日本的大飞机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英国|中国的大飞机整装待发,日本的大飞机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英国|中国的大飞机整装待发,日本的大飞机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英国|中国的大飞机整装待发,日本的大飞机怎么样了?
2021年以来 , 日本在东亚地缘博弈中可以说“上蹿下跳” , 原因当然不是举办了推迟一年的奥运会带来的信心 , 更多的可能是在美国授意下有意为之 , 但日本这么活跃的背后也有凄凉的一面 , 而且悄无声息甚至可以说默默无闻——日本最大的防务企业旗下子公司三菱飞机将注册资本由1350亿日元(合80亿元人民币)缩减至5亿日元(合2900万元人民币) 。
在国家博弈的大背景下这件事确实称得上不值一提 , 但三菱飞机可不是一般的防务企业 , 这家公司承载的可是日本自行设计建造大飞机的梦想 , 2900万能干什么?
显然 , 日本已经基本放弃了自行开发大飞机的梦想 。
日本航空工业在二战期间一共制造了超过65000架飞机 , 这个数量比起苏德英美来当然只能算个弟弟 , 但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技术也不算先进的岛国 , 这个数量已属不易 , 更重要的是此时日本的航空技术基本拥有全部知识产权 , 再加上舍得下血本培养飞行员 , 所以日本陆航和海航在战争期间也能和美苏掰掰腕子 , 但这一切随着日本战败而完全消失 。
作为战败国 , 日本遭到的惩罚之一就是销毁所有飞机 , 航空工业和航空公司全部解散 , 飞机设计师等技术人员被分流到汽车和火车制造企业 , 甚至连日本的大学都不得开设气体力学、飞机设计制造等相关专业——这一情况倒是和一战后德国航空工业遭到的惩罚有些类似 。
不过这种情况也没持续几年 , 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 , 日本立即成为美国空军的基地 , 并随着1950年10月后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 美国空军不得不将原来解散的日本航空技术人员再度集合起来 , 为美军检修和维护赴朝参战的飞机 , 这就为日本航空工业复兴提供了一个不能再宝贵的机会 。
借着服务美国空军的机会 , 日本航空工业不仅重新站了起来 , 还用赚到的钱整备了人才队伍 , 重生的契机也很快就到了——半岛停战的第二年即1954年 , 三菱和川崎拿到了美制T-33教练机和F-86F战斗机的生产许可 , 从这两种美制战机开始重启日本航空工业 。
不仅军用 , 民用市场也没落下 。 凭着同盟关系 , 日本航空工业被纳入波音的产业链 , 从737到787的研发和制造日本不但都参与了 , 比重也在不断提升——1978年波音开始开发767 , 日制部件占比16% , 到2004年波音上马787时 , 日制部件占比已经达到35% , 而这仅仅是波音一家的数据 , 可见美国公司对来自日本的技术有多重视 。
其实这种情况在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中也不算稀奇 , 比如波音除了日本供应商还有来自英国、韩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的部件 。 对日本来说 , 二战前就打算用战争取得资源和市场 , 为此不惜赌上国运 , 结果也只用战争维持了几年 , 战败后反而在美国的主导下拿到了资源和市场 , 不得不说真是造化弄人 。
虽说美国公司们再重视 , 也改变不了日本航空工业其实是在给美国人打工的事实 , 但日本航空工业借由此机会建立起一套结构完整、技术优良的航空工业体系也是事实 , 所以日本开始想造自己的大飞机几乎可以说顺理成章 。
千禧年之际 , 日本宣布启动支线飞机开发计划 , 即MRJ项目 。
为了MRJ , 日本基本上算调集了航空工业的全部精英 , 由设计飞机经验最丰富的三菱重工牵头 , 川崎、富士、石川岛播磨等防务企业全部参与 , 甚至丰田汽车也被算了进来 , 可见日本上下对MRJ的重视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