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外历史上的今天|如日方升的“卒中”( 二 )


从17世纪开始 , 随着人体解剖的演进 , “Apoplexy”的模糊含义开始逐渐消失 , 取而代之的是更为详细的定论 。 非血管性颅内病变开始与全系统病变分离 , “Apoplexy”仅指代与血管相关的颅内病变 。人体解剖学的进步使“Apoplexy”被分为越来越多的亚型 , 英国学者约翰·雅各布·卫普菲(Johann Jakob Wepfer)于1658年首次解离了“Apoplexy”的单一定义 , 这标志着对脑血管性疾病或“脑血管病”研究的开始 , 为“脑血管病”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神外历史上的今天|如日方升的“卒中”
本文插图


接着登场的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 因为他的贡献 , 脑卒中理论在文艺复兴的浪潮中才真正破土而出 。1689年 , 这位名叫威廉·科尔(William Cole)的英国医生 , 在一篇名为《A Physico-Medical Essay Concerning the Late Frequencies of Apoplexies》的书信体论文中 , 首次使用了术语“Stroke”来表示“卒中” 。

神外历史上的今天|如日方升的“卒中”
本文插图


威廉·科尔出生在希波克拉底仙逝两千年之后的1635年 , 他就读于牛津大学格洛斯特学院 , 并于1660年获得硕士学位 , 6年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
在伽利略打破了中世纪学术哲学和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束缚时 , 其他人就不再是这些腐朽的知识体系的奴隶 。 科尔深受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后的两大医学思潮——医学化学和医学力学的影响 , 并成为后者的坚定追随者 , 在医学方面 , 他也总有独到的见解和勇于创新的学术品格 。 科尔在Worcester执业期间 , 凭借着其自行创造的许多有效的治疗手段 , 很快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 虽然这些方法在医疗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不再适用 , 但在那个医疗落后的时代 , 他的方法也为当时的医者提供了研究思路 , 他也因此成为牛津大学的荣誉校友之一 。

神外历史上的今天|如日方升的“卒中”
本文插图


作为在当时享誉国际的英国著名内科医生之一 , 科尔对“Stroke”一词的使用无疑让人们真正意义上重视起了这个词语 。 要知道 , 此前只有在1559年的英语词典中 , 有关Apoplexy的英文翻译才出现了“Stroke”一词 , 这来源于“stroke of God's hand”的释义 。 但是当时没有人在行医或出版时真正使用 “Stroke” 一词 。
在科尔明确使用“Stroke”作为英语中“脑血管病”的定义后 , 涉及范围过于广泛而指代又模糊笼统的古希腊词语“Apoplexy”便逐渐被取代 , “Stroke”的定义也越来越明晰 。 这种让人仿佛被闪电击倒的“神罚” , 也在人们不懈地剖析中展露了庐山真面目 。
在“Stroke”被广泛传播和应用开来后 , 无数人从中寻找到了研究这种疾病的契机 。 1765年 , 医者Biumi描述了一例未破裂的动脉瘤病例;1814年 , 医者Rochoux定义了“出血性卒中”的概念(推荐阅读《神外历史上的今天|一位血管神经学先驱的诞辰》 ) , 五年后 , 医者Rosta又扩展出了“缺血性卒中”的概念 。 至此 , 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这两种主要类型的基本区别得到了清晰的认识 。 这种划分一直持续到今天 , 也维持了一直以来的 “Stroke”的概念 , 即由于脑梗死、脑出血(IC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等脑血管原因对中枢神经系统(CNS)造成的急性局灶性损伤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