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2月龄婴儿接连出现脑出血,0-3月龄纯母乳喂养婴儿是高危人群


近日发生了一件蹊跷事:广东清远的医生接诊了一位才2月龄大的宝宝 , 没有被摔伤 , 却蹊跷的出现了脑出血;没过几日 , 又有一名2月龄婴儿 , 因呕吐不止就医 , 同样确诊为脑出血 。 儿科副主任医师戴汝均经查验后 , 确诊为: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 。
两名2月龄婴儿接连出现脑出血,0-3月龄纯母乳喂养婴儿是高危人群
本文插图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late VKDB)是指出生后8天~1岁者 , 由于维生素K缺乏 , 导致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活性低下 , 并能被维生素K所纠正的出血 , 大多发生于2周~3个月 。 以突发性颅内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 颅内出血发生率65%-100% 。
除了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 , 临床上还存在另外两种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早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 , 指生后24h以内的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经典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 , 指新生儿出血1~7d内发生的出血 。
相对而言 ,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 , 比早发型和经典型更为隐匿和危险 。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引起颅内出血是婴儿期急重症之一 , 本病起病急 , 进展快 , 病情凶险 , 病死率高 , 治疗不及时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
◇ ◇ ◇
维生素K和凝血功能有关 , 具有很强的抗出血活性 。
凝血过程需要凝血因子参与 , 许多凝血因子需要维生素K羧化 , 它们依赖维生素K将其分子中特异性谷氨酸残基羧化为γ-羧基谷氨酸 , 然后再与钙结合 , 从而启动凝血机制 。
当维生素K缺乏时 , 维生素K依赖因子不能羧化 , 只是无功能的蛋白质 , 因此不能参与凝血过程而致出血 。
◇ ◇ ◇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多见于3个月以内单纯母乳喂养的婴儿 , 母乳喂养是高危因素 。
这是由于:
1)胎儿时期 , 维生素K的胎盘转运很少 , 脐带血中的维生素K含量非常低 , 这就导致新生儿出生时 , 体内维生素K存量非常低;
2)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很低 , 新生儿无法通过纯母乳喂养获取充足的维生素K;
3)婴儿肠道菌群不能及时建议 , 尤其是剖宫产且未足月的婴儿 , 肠源性维生素K的来源有限 。
因此 , 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 , 在0-3月龄期间 , 需要警惕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现象 , 尤其是迟发型 。
◇ ◇ ◇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常出现于0-3月龄纯母乳喂养的婴儿 。
【两名2月龄婴儿接连出现脑出血,0-3月龄纯母乳喂养婴儿是高危人群】根据我国《2016居民膳食指南》 , 为了避免纯母乳喂养的婴儿缺乏维生素K , 可以采用如下三种补充方式:
1)母乳喂养从出生到3月龄 , 可每日口服维生素K1 25ug;
2)出生后口服维生素K1 2mg , 然后到1周和1个月再分别口服5mg , 总共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