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斌研究团队近年来研究成果概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X-MOLNews
王强斌研究员简介

王强斌 , 博士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长期从事无机半导体纳米荧光探针、新型荧光影像技术及其转化医学等方面的研究 , 相关研究成果荣获2017 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 迄今 , 作为项目负责人已经完成和正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973重大研究计划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基金委重点项目、中科院科技战略先导专项、中科院装备项目等多项 。 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杂志发表论文120余篇 , 参编专著4 部 。 研究成果被Chem. Rev., Nat. Med., Nat. Photonics 等杂志大篇幅引用和正面评价 。 申请专利40 余项 , 授权专利20 项 , 其中国际专利5 项 。 获日本化学会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等荣誉 , 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目前担任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副所长、中科院纳米-生物界面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Nano Research、eScience、无机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等期刊编委 。

本文简要介绍王强斌研究团队近两年的研究成果 , 更多信息可参考王强斌实验室网站:www.wang-lab.com 。

(一)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近红外二区(NIR-II , 900-1700 nm)荧光由于活体组织对其光子的吸收和散射效应大大降低 , 在生物医学成像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 Ag基量子点(Ag2S和Ag2Se)是典型的不含有毒性重金属元素的NIR-II荧光探针 , 王强斌研究团队开发的Ag2S是最具代表性的近红外II区探针之一 。 近年来 , 他们使用阳离子交换的方法 , 合成了铅掺杂硒化银(Pb:Ag2Se)量子点(Small,2021,17, 2006111)和银金硒(AgAuSe)合金量子点(J. Am. Chem. Soc.,2021,143, 2601-2607) , 实现了对Ag2Se量子点的荧光增强 。 其中 , 发射峰位于978 nm的AgAuSe量子点 , 其绝对PLQY高达65.3% , 为目前报道的不含毒性重金属的NIR-II量子点PLQY的记录 , 其荧光发射峰从820到1170 nm可调 。 此外 , 该课题组还使用连续离子吸附(SILAR)的策略 , 合成了Ag2Te@Ag2S核壳结构量子点 , 并实现了其荧光量子产率的增强和稳定性的提高 。 同时 , 这种类SILAR的构建核壳结构的策略对不同粒径的Ag2Te量子点具有普适性(Small,2020,16, 2001003) 。
王强斌研究团队近年来研究成果概览
本文插图


图1. AgAuSe量子点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表征 。

(二)近红外II区荧光指导的肿瘤精准诊疗
针对肿瘤诊疗系统中常见的高背景信号、低灵敏度等问题 , 该课题组基于高组织穿透深度、高时空分辨率的近红外II荧光影像技术 , 开发了可视化的肿瘤精准诊疗体系 。 基于多组分协同自组装策略 , 针对肿瘤组织特异性微酸环境 , 构建了激活型近红外II荧光纳米诊疗系统(FEAD1)(Angew. Chem. Int. Ed.,2020,59, 7219-7223. 图2):Er3+离子的引入触发了Fmoc-His与MPA-Ag2S量子点的交联(金属配位及静电作用) , 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及近红外吸收染料A1094驱动了多组分的自组装过程 , 最终通过多重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FEAD1 。 在正常组织中 , 由于A1094与Ag2S量子点FRET淬灭效应FEAD1呈现“Off”状态 , 同时化疗药物DOX保持惰性;一旦FEAD1进入肿瘤组织 , 微酸环境引起Fmoc-His上咪唑基团及DOX质子化 , 弱化了金属配位效应及疏水作用力 , 触发FEAD1快速解聚 , 导致荧光由“Off”到“On”及药物分子快速、特异性释放 。 基于该方法 , 荧光检测信号和环境响应的药物释放同时被激活 , 通过荧光信号变化实现了药物在体释放动力学实时监控 , 为给药剂量和频次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