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院医疗水平好不好,看看麻醉科就知道了( 四 )


“大家主要有两个顾虑 , 一是麻醉和手术是否会加重病情 , 二是手术切除部分脏器后剩余功能能否维持生命 , 其实这都是大家的过度担心 。 ”从医多年 , 于布为发现 , 在临床上急诊抢救时很少考虑所谓的“麻醉禁忌” 。 放开了手脚 , 也就能真正干一番事情了 。
“二孩”政策放开 , 凶险性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增多 , 这些产妇剖腹产术中出血迅猛、极为凶险 , 也是目前产科最棘手的问题 , 常常面临切除子宫、产妇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等结局 。 但对于一些年轻女性 , 特别是有二胎愿望的女性 , 这是一个非常失望但没有办法的选择 。
帮助患者圆做妈妈的梦 , 麻醉科医生又出马了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陈向东介绍 , 他们科室的麻醉医生应用两种技术克服了这个困难 。 一种是腹主动脉球囊压迫止血技术 , 采用这种技术术中可暂时性阻断盆腔血供 , 大大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另外一种技术是产科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 , 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减少了异体输血的需求 , 但由于存在羊水栓塞和诱发母体同种异体免疫的风险 , 传统上这一技术很少用于产科患者 。
“我们采用双通道吸出装置弃用胎盘娩出前的血液和羊水 , 同时在回路中加入滤除白细胞的滤器 , 使自体血回输技术安全应用于产科 。 ”陈向东介绍 , 麻醉科医生采用的这些技术大大减少了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 , 改变了患者的治疗结局 。
同时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器官移植手术包括心脏移植、肝脏移植、肺移植和肾脏移植等都有非常高的水平 , 特别是心脏外科团队与麻醉团队 , 每年完成接近100例的心脏移植手术 。 “麻醉医生的工作直接决定器官移植手术的转归 。 ”陈向东如是说道 。
当下国内麻醉死亡率已经降到十万分之一 , 而手术患者院内死亡率仍高达2%~4% , 如果能将麻醉学科的安全评估和监测治疗技术用于围术期全程 , 则会极大降低手术患者的院内死亡率 , 提高医疗安全 。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任董海龙教授所带领的团队 , 在最新的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2017年度)麻醉科排行中名列全国第三 。 1958年西京医院开展了第1例体外循环开胸心脏手术 , 从那时起 , 医院的麻醉科逐渐形成了以心血管手术麻醉、颅脑手术麻醉为重点的各专科手术麻醉 。 近年来配合外科开展心脏移植、肝脏移植等创新性手术麻醉也数不胜数 , 医院官方数据统计 , 每年光是疼痛门诊就有一万余例 。
董海龙坦言 , 很大程度上麻醉学在外科围术期患者的管理中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 , 在未来的15年至20年中 , 这种领导力将越来越突出 。 因为随着并发症增多、患者高龄化程度加剧等因素 , 麻醉在整个围术期过程几乎涉及到术后ICU管理、术后疼痛管理、急救复苏等多个方面 , 而麻醉医生也相应地成长为外科医生中的全科医生 。